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火器領先世界,為何清朝不願意繼續發展卻要回到冷兵器時代?

明朝火器領先世界,為何清朝不願意繼續發展卻要回到冷兵器時代?

自宋代以來,中國的火器技術發展很快。到了明朝時期,它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明軍使用各種火械,廣泛用於各種戰場。還組建了一支獨立的炮兵-「神機營」。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明朝甚至大膽地引進和複製了來自歐洲的先進火炮。

在明清初期的戰爭中,明代火器技術顯然佔主導地位。在1626年開始的「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率13萬士兵渡遼河,襲擊了寧遠。袁崇煥使用12門大炮保衛寧遠城,後金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並在後金戰中取得了第一次重大勝利。

清軍一直以騎馬射擊為主,使用冷兵器。正是由於在與明朝的戰鬥中吃夠了苦頭,清朝開始學習和使用火器。他們開始學習裝備捕獲的明朝器械。明朝將軍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至清朝後,他們帶來了大量槍支,提高了清軍的槍械水平。

之後,清軍大規模使用火器。火器為清朝統一戰爭和領土擴張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在中期之後,清朝不再繼續發展和使用火器,因此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相當多的清軍仍在使用冷兵器。一些火器也非常簡陋,仍然保持在明朝的水平。直到1861年,清朝才建立了由八旗子弟組成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清朝逐漸開辦了一批製造槍械的兵工廠。

那麼,既然火器的力量如此之大,為什麼清朝不願意使用槍械呢?一方面,清朝統治者始終認為清朝的基礎是「騎射為長」。在他們看來,軍方放棄了騎射,轉而使用火器是忘本之舉。基於這一概念,清朝統治者無法重視火器的開發,生產和應用。這樣,當明朝留下的火器耗盡時,清軍就回到了「刀矛」的冷兵器時代。

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明末清初,火器質量不高,應用存在諸多缺陷。例如,火藥很容易被雨水弄濕,這使得它無法射擊,例如,槍械射程不遠,準確度不高。那時,槍械必須與步兵和騎兵一起使用,否則戰鬥力會大幅下降。

清朝不願開發和使用火器,還有一點擔心。清朝的統治者一直認為漢人非常擅長使用槍械,而滿人擅長騎馬。如果槍支在軍隊中得到廣泛宣傳,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漢族人在軍隊中佔據重要地位。這是清朝統治者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奇說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日本海陸軍矛盾有多大?互不通婚,坦克螺絲都要反著擰
翻開爸媽的老照片,原來他們都可以出道了

TAG:小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