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一知縣在任內成績斐然,朱元璋:應當立即罷免

明朝一知縣在任內成績斐然,朱元璋:應當立即罷免

明朝知縣肖像

大明洪武初年,出身商賈世家的馬亮,頭腦靈光,精於為商之道。

後經鄉、縣、郡官員逐級舉薦,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為青州府日照縣(今屬山東日照市)知縣。

當時,大明創建不久,朱元璋推行修生養息,勸課農桑的國策。

知縣的工作重點就是執行皇帝的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耕織圖》局部

而知縣馬亮卻把發展商業做為工作重點,期間做了很多可圈可點的亮點商業工程。

事實上,督運等商業活動由朝廷專職人員掌管,地方知縣是不應該插手的。

馬亮為何要做這種幫別人耕田,荒自己地的怪事呢?


《耕織圖》局部

原來,馬亮很有經濟頭腦,辦理督運屬於他的強項,他為的是顯擺自己的經商才華,希冀早日被朝廷發現,從此混進京城的督運部門,成為掌管商務活動的官員。


《明太祖寶訓》記載:馬亮任期已滿,頂頭上司覲州知府對他的考核評語是——「無課農興學之績,而長於督運。」


《耕織圖》局部

這話的意思是,農業、教育方面沒有任何成績,但是督運方面成績斐然。

對於上司的這種考評,馬亮滿心歡喜,認為自己的長處終於被上級發現,從此就可以得到朝廷的提拔重用了。事與願違,馬亮聰明反被聰明誤,皇帝朱元璋對他的表現極為不滿。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對吏部官員說:「農桑衣食之本,學校風化之原,此守令先務,不知務此。」發展農業為衣食之本,興辦教育關乎社會風氣,這是一縣之長的主要職責,而馬亮卻不務正業。

「長於督運是棄本而務末,豈其職哉?」長於督運是捨本逐末,怎麼能是他分內的職責呢?「民受其患者多矣,宜黜降之,使有所懲!」有這樣的官員,百姓不是要遭殃了嗎,應當立即罷免,得要應有的懲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雕版印刷術究竟是誰發明的?一千多年來爭論不休
神醫華佗的外科手術神話:如果曹操沒殺他,開顱手術會成功嗎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