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產翻拍月之殤:經典翻拍如何淪為「情懷生意」?

國產翻拍月之殤:經典翻拍如何淪為「情懷生意」?

圖片來自於新版《倚天屠龍記》

文|娛樂獨角獸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未曾料想,當年六小齡童的一句「戲言」竟成當下的現實寫照。

新版《倚天屠龍記》即將迎來「尾聲」,在這場翻拍戰役中,曾拍攝出豆瓣評分高達8.3分的17版《射鵰英雄傳》導演蔣家駿,也馬失前蹄。

但相比之後在播的《新白娘子傳奇》、《封神演義》,新版《倚天屠龍記》竟然成為了「4月翻拍之最」,當真是應了那句網紅語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翻拍劇的「歷史」由來已久,若真要追溯其發展根源,最早時期還是以「舶來品」的方式,購買其它國家影視劇版權。隨著內地影視市場的不斷發展,資本膨脹、IP劇強勁十足,「翻拍劇」也正式被提上檯面。在一點劇讀的去年報道中(詳情可點擊此鏈接穿越),翻拍作品已經是18年的「新趨勢」,到了19年,還將會有不下90部的影視作品加入翻拍行列。

只是如果說過去的翻拍作品還存有最後一絲「良知」,那麼如今的翻拍作品,則從立意上就已經出現偏離。當武打動作淪為了「慢鏡頭」、白娘子秒變「小白兔」、妲己與楊戩談起了戀愛.......我們的國產翻拍劇還有救嗎?


豆瓣5.7、4.2、3.5,國產「翻拍月」之殤

說來也怪,四月不僅是「積壓月」,還是一眾翻拍劇接連上線的「翻拍月」。

率先打響這場戰役的便是在騰訊視頻播出,由蔣家駿執導,曾舜曦、陳鈺琪、祝緒丹領銜主演的新版《倚天屠龍記》(以下簡稱新《倚天》)。首播當晚,該劇便以「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掀起網路第一波話題熱度,緊接著,在優酷視頻的「03蘇有朋版 高清修復」的助攻下,新《倚天》播出不到一周便登至網路劇排行榜榜首,成為當時僅次於《都挺好》後的第二部話題劇。

只是,相比起該劇還不錯的話題熱度,「慢鏡頭霸屏」則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豆瓣上,排名第一的「劇評」文章,僅標題都帶著對「慢鏡頭」的諸多不滿,絕大部分網友認為「慢鏡頭」不僅嚴重拖累了整部劇的節奏感,更使得本該彰顯武俠之風的武俠劇淪為了「不接地氣」的玄幻劇。超4.6萬網友在線打出5.7分,導演蔣家駿的「翻拍」口碑也因此大打折扣。

?

?

新《倚天》的翻拍「失利」,尚且還可以將其歸為「技術上的失誤」——導演蔣家駿起碼還是在遵循小說原著「認真做劇」,在挑選演員上,雖未能達到盡善盡美,但陳鈺琪版的趙敏,還是得到不少觀眾認可。也算是一次遊走在「失敗與成功」之間的IP改編。

可另外兩部改編作品,則從立意上就與「原著」背道而馳。老版「白蛇」雖歷經流傳,不同版本之間「白蛇」的人物形象也略有改動,但本質核心上依舊是法力無邊、成熟且有自己想法的「御姐」人設,甚至在馮夢龍筆下,「白娘子」還曾是寡婦一枚,在遇到許仙之後,方知愛情。後經過魯迅、田漢之手,「白蛇」的故事這才加入了「反抗」主題。

這也就意味著,「白蛇傳」註定是一部個體反抗封建束縛、弘揚人間真善美的反鬥爭神話,並不局限於男女之間的情愛故事。

新版《白娘子》則將其核心精神「摒除」,改為了一部徹頭徹尾的古偶言情劇。編劇筆下不僅白素貞被弱化,青梅竹馬、霸道人設、「萬能」許仙也都紛紛出現......豆瓣上,超1.3萬人打出4.3分,不僅創下「白蛇IP」口碑最低分,製片人之一戴瑩也被「拉下水」,微博上親自解釋如何翻拍。

?

?

《封神》情況則更為糟糕,該劇播出至今不僅被網友批為「魔改劇」,劇中的服化道、特效也都盡顯淘寶風。作為「封神IP」改編的故事,其視角非但沒能對準一眾「封神英雄」,楊戩妲己、妲己商王、妲己狐妖等幾人之間的多角戀劇情,更是遭到了網友的口誅筆伐。「二郎神、蘇妲己與狐妖之間不可說的秘密,了解一下!」。截止當前,該劇的豆瓣評分為3.5分,墊底三部翻拍劇。

5.7、4.2、3.5........三部在播「翻拍劇」,尚且無一部翻拍作品及格,這個堪稱國產「翻拍月」的4月,也徹底淪為了「爛片月」。

大趨勢下的「情懷生意」?

翻拍劇撲街早已不是新鮮事,甚至在電影行業,每年也都會有不少「翻拍」作品淪為票房毒藥。但在早期,大部分的翻拍作品還是都會在原著「主線」的基礎上,進行改動或添加個別人物角色,如湖南衛視之前播出的《回家的誘惑》、《一不小心愛上你》等等,都曾取得過不錯的成績。

到了17年,翻拍劇則顯得有些「變本加厲」,不僅胡亂改動主線劇情,原著背景設定、人物個性標籤也都被劇方肆意亂改。因而也迎來了「十翻九撲」、「毀經典」等負面標籤。最典型的也是17年播出的陳翔版《尋秦記》,該劇因直接將主人公背景設定為「來自未來」、遭到原著粉大肆謾罵,豆瓣2.3的播出成績,也讓其撲的悄無聲息。類似的還有於正版《笑傲江湖》、新版《笑傲江湖》等等。

?

?

從去年末開始,翻拍劇更是徹頭徹尾的淪為了「空有其名、毫無原著」的情懷生意。最典型的則是電影市場播出過的《愛情公寓》,該影片不僅在當時引起轟動一時的「欺騙」話題,其宣傳方肆意販賣情懷、以「愛情公寓原班人馬集合」為幌子的營銷手段,也遭到輿論一邊倒的唾罵。「欺騙」一詞也成為了影視行業揮之不去的「黑點」經歷。

如今,這種「欺騙式」手段再次出現。新版《白娘子》、《封神》兩部翻拍作品都啟動「老版」名稱,即使不需要一味的向原著致敬,但至少需要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之上,對其加以創新。可白蛇變成了「傻白甜」、許仙不再是「柔弱書生」、楊戩與妲己談起了戀愛還是不倫之戀,是怎麼回事?是觀眾太好騙,還是「情懷錢」太好掙?

?

?

豆瓣有網友如是說道,「既然與原著毫無關係,起碼在名字上就要區別「老版」,否則這種借了殼又不生蛋的行為,只能被稱為欺騙。其實,拋開原著光環來看,幾部翻拍作品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

如新版的《白娘子》,其演員挑選、服化道用心都值得肯定。而劇中被「魔改」的人物設定和CP線亂入,也都是近幾年市場中年輕觀眾喜愛的追劇元素。與之前播出過的《雙世寵妃》、《東宮》等劇,都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而由羅晉主演的《封神》,則是一部活脫脫的「大男主玄幻劇」,楊戩救妹妹、討伐朝歌、走上封神等劇情也全部是其的個人成長經歷。如若改名為《楊戩傳》,或者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

?

既然用了「老版」的名,就必須與原著相符,這既是當下觀眾對翻拍作品的強烈意願,同時也是翻拍作品對原著所持有的起碼尊重。當「白娘子」不再御姐、「封神」有了「戀愛腦」,觀眾還怎麼能指望它們推倒雷峰塔、拯救天下蒼生呢?

真正的影視翻拍,並不是只需要片方請來幾位「老版」演員前來坐陣、掛上原版名稱就可敷衍了事,而是需要在尊重原版的同時與新時代語境產生共鳴。如若做不到,又何必打著影視「翻拍」旗號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見證歷史的時刻到了:宇宙黑洞真面目首次公開
雷軍發全員信為小米九周年慶生:「堅持相信、使命必達」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