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精品賞析:金代鈞窯折腰盤

精品賞析:金代鈞窯折腰盤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 鈞瓷以其古樸厚重的造型美、光潤如玉的乳濁釉效果和「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千鈞萬變,意境無窮」的窯變藝術,為世人所傾慕。特別是歷代帝王、名人更是對鈞瓷推崇備至,遂使其盛名傳天下,素有「國之瑰寶」的美譽。

鈞窯為北宋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一。窯址在現在的河南省禹縣。鈞窯燒造瓷器的時間為:創燒於唐代,鼎盛於北宋,發展於金、元,前後歷經三朝,長達700多年的時間。

鈞窯始燒於北宋,金、元時期延續燒造。其技術特徵是在釉里摻有銅的氧化物,用還原焰燒出絢麗多彩的窯變釉。鈞釉主要特點是通體藍色與彩霞般的紫紅釉相互錯綜掩映,釉層肥厚潤澤。鈞窯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後世至今無人能仿造。

如今,鈞瓷已漸為世人所珍視,鈞瓷之神妙瑰麗越來越為人們了知讚賞。在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中國館大廳設了珍藏的極其貴重之鈞瓷製品「玉龍騰飛」大瓶(神垕苗家鈞窯出品),而題讚辭曰:「舉世珍寶,永存世博」。引起海內外人士之關注讚賞。鈞瓷藝術則始終張揚著瓷國的風雅頌的旗幟。

折腰意同折腹,陶瓷容器腹部形式之一,指器腹中部有明顯的彎折,折棱下驟然收束,此造型於盤、壺等器上較為常見。今日所展為金代鈞窯折腰盤,高:3.6cm,直徑:17cm,底徑:6.3cm。撇口,折腰,里外施釉,釉面勻凈,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其器型小巧,胎質細膩,線條流暢,具有金代工藝風格。

鈞瓷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尤其北宋後期官鈞瓷的製作,無論從造型設計、燒造工藝或品種釉色、藝術風格、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以至金元明清各代仿鈞之風盛行一時。由於工藝條件和審美的不同,金元以來各地仿鈞窯口除繼承宋鈞的傳統工藝,又創燒出一批具有時代特點的新品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永樂文化 的精彩文章:

精品賞析:青花龍紋大罐
民國三年簽字版袁大頭品鑒

TAG:深圳永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