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正謀深慮遠的智者,都是這樣做的

真正謀深慮遠的智者,都是這樣做的

講授|雪歌仁寶齊

《入菩薩行論》第六忍辱品第一百二十八偈頌和第一百二十九偈頌:

譬如大王臣,雖傷眾多人,謀深慮遠者,力堪不報復。

因敵力非單,王勢即彼援,故敵力雖弱,不應輕忽彼。

我們前面講過,對眾生我們必須要好好地修忍辱,在這個方面講了很多很多的理由。那現在從這裡開始要講什麼呢?如果我們沒有修忍辱的話,就沒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就是說,修忍辱的這條路是我們必須要走的,其他的路根本就走不通。

第一百二十八偈頌這裡就舉例說:「譬如大王臣,雖傷眾多人,謀深慮遠者,力堪不報復。」這是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是講什麼呢?就是一個國王身邊有很壞的一個人,雖然他是很壞,他傷害了很多的人,但是我們要不要報復他呢?我們不敢報復他,因為他的背後是靠國王的力量,如果我們報復他的話,就會很慘。

這裡就是說,對於一個考慮得比較遠的人來說,即「謀深慮遠者」,他是不會報復國王身邊的這個人的。原因是什麼呢?雖然這個人是壞,但是他的後面就有這麼大的靠山的力量,所以不敢報復他。這個第一百二十八偈頌是舉例。

現在我就接著講第一百二十九偈頌的內容,因為這兩首偈頌是一起的,前面的是比喻;後面的是意義。後面的第一百二十九偈頌的前兩句也是比喻:「因敵力非單,王勢即彼援」,意思是國王的這個大臣雖然是這麼壞,但是我們不敢報復他。

是怕他的力量嗎?不是,我們是怕他後面的國王的力量,而不是怕他自己的力量。「因敵力非單」,不是怕他自己的力量而是怕國王的力量,「王勢及彼援」是說我們是怕國王的力量,所以就不敢報復他。

同理,我們對眾生也不可以報復,無論他怎麼樣害我們,我們也不可以報復他。因為什麼呢?一是他的背後是諸佛菩薩,如果我們報復眾生的話,上面的這些佛菩薩一直會傷心、會不高興。

二是我們報復他,我們生氣,然後去害他,就又造惡業了,我們的後面就會有地獄的這些獄卒等等來懲罰我們。

所以眾生的背後就有很多很多的上面的佛菩薩,還有下面的這些獄卒等等,他們作為眾生的靠山,眾生的背後就有這麼大的力量。

所以我們要像比喻裡面講的「謀深慮遠者」一樣,也要考慮遠一點,不可以報復他們。

「故敵力雖弱」就是這個眾生害我,由於他自身力量薄弱,我們想報復他也容易,可是雖然他自己沒有什麼力量,但是他的後面有很多靠山,有很多力量,所以我們不可以報復他,或者是不應該害他,「不應輕忽彼」就是這個意思。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卡智慧 的精彩文章:

這位佛法大師完全否定我們的這種一貫做法

TAG:唐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