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F35曾接連發生故障,廠家矇騙自衛隊,飛行員墜機遺言公開

日本F35曾接連發生故障,廠家矇騙自衛隊,飛行員墜機遺言公開

前往墜機海域參與打撈工作的美日艦機

2019年4月9日晚間7點30左右,被稱為「國內組裝初號機」的79-8705號F-35A型戰鬥機消失在雷達監測畫面上,並於不久後被確認為失事墜毀。而迄今為止,距離F-35墜機事件已經過去了三天,除了一片殘破的尾翼被成功打撈上岸之外,失事戰機的大部分殘骸依舊杳無音訊,而機上至今仍然下落不明的日方飛行員細見彰里則更是失去了生還的可能,如此慘痛的損失想必也不是日本高官鞠幾個躬就能解決的。

發生墜毀的79-8705號F-35戰鬥機

而在日本媒體的最新報道中,墜毀F-35戰機飛行員細見彰里生前的最後遺言也遭到了曝光:當地時間4月9日晚間7點30左右,41歲的細見彰里駕駛著起飛僅半小時不到的79-8705號F-35A戰鬥機突然向己方指揮部發出了「我要退出訓練」的通話,隨即便消失在了雷達屏幕中。與此同時,受制於夜間能見度較低等限制因素的影響,附近參與演練的三架同型戰機也未能見到79-8705號F-35A的蹤影,後者就猶如「人間蒸發」一般,直至數小時後,日本自衛隊才發布了失蹤通告。

墜毀F-35戰機此前的訓練畫面

事到如今,整個失蹤事件的結果也就非常明朗了,79-8705號F-35A戰機墜毀於距三澤基地130餘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之上,飛行員細見彰里也基本無生還可能。但就事件發生的過程而言,還是存在著許多「細思恐極」的地方:首先,喊出「我要退出訓練」後的細見彰里為何會直接失去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因為即便是遭遇災難性的引擎故障,戰機內部的通訊系統也不太可能立即失去作用,除非整架飛機直接凌空解體。其次,即便發生大面積解體後,F-35戰機的彈射座椅也應當能夠發揮作用,然而根據事故發生時其他同型戰機飛行員的回憶,他們並沒有看到事故空域存在人員跳傘的情況,而在打撈工作進行的三天時間內,美日搜索隊伍也沒能發現彈射座椅發出的任何求救信號——也就是說,細見彰里很可能根本沒有及時跳傘逃生,這意味著事故發生時彈射座椅也出現了故障。那麼就F-35戰機本身先進的技術水平來看,飛行員真的會同時遭遇到以上所有糟糕情況嗎?

「鞠躬謝罪」的IHI公司工作人員

事實上,還真有可能:79-8705號F-35A之所以被稱為「國內製造初號機」,是由於其組裝過程基本在位於日本國內的三菱重工名古屋小牧南工廠完成。而除了採用了部分美國製造的部件外,這架F-35A戰機的大量基本組件都由日本自行完成製造,包括最為重要的F-135引擎部件。然而問題來了,負責製造19種引擎部件的生產方IHI(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在4月9日晚間被宣布存在「造假」情況,其在航空防衛裝備製造項目中的違規操作事件高達1000餘起。因此,很難想像經過如此「造假公司」之手的F-135引擎能夠實現正常運作。

此前正在接受開光儀式的79-8705號F-35戰鬥機

與之相應的是,在2017年和2018年,79-8705號F-35戰鬥機還曾兩度因為冷卻系統故障發生了緊急著陸的情況。而後續事故調查顯示,早在2016年就曾有一批F-35A的航電系統冷卻管線被檢測出提前老化破損的現象,原因是早期供應商違規使用了未經認可的管線製造工藝。通過對比,日方人員發現2016年的事故報告內容與後兩年79-8705號F-35戰鬥機所遭遇的故障情況非常相似。

曾經「喜提」F-35戰機的日本自衛隊人員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或許這架命運多舛的「初號機」早在下線之初就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再加之國內承包商的種種造假醜行,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此次事故為何會發生的會如此突然了。

作者:千羽守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林天下 的精彩文章:

美艦逼近俄羅斯後院!普京兩招輕鬆反制,美軍暈頭轉向
馬來西亞從巴基斯坦購買梟龍,為何不選擇中國?

TAG:軍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