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步兵師被稱為白馬部隊,因為一場戰鬥就傷亡9860人

這個步兵師被稱為白馬部隊,因為一場戰鬥就傷亡9860人

現代韓國陸軍建軍70餘年,追隨美軍打仗經歷了不少戰爭考驗,其中有3個步兵師的名氣比較大。一個是首都師,建軍早,基礎好,屬於「御林軍」級的部隊,素來被韓軍高層所看重;第二個是第1師,戰鬥力強,戰績出色,曾出過韓軍唯一一名四星級大將;第三個是第9師,在白馬山戰鬥中一鳴驚人,被譽為「白馬部隊」,還出過一名大統領。

上述的首都師和第1師可以說一個佔了天時,另一個自己努力,早早都成了主力部隊,這個第9師卻不太一樣,原先也是稀鬆平常,曾多次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得落花流水,根本擠不進一流部隊行列。就因為白馬山這一戰,愣是打出來了,9天暴得大名。然而,想出名並不是輕鬆的事,那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像第9師,為了出這個名頭足足損失了9860人。

這時候有人就會問了,一個步兵師也就一萬多人,損失9860人,那不等於被殲滅了嗎?這問的很好,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但白馬山戰鬥卻比較特殊,第9師是得了貴人相助。

簡單來說吧,1952年10月上旬,志願軍第38軍奉命奪取中部重鎮鐵原西北的394.8、281.2兩個高地,其中的394.8高地也被稱為白馬山。韓軍第9師和法國營堅守這兩個高地,因為戰前得到重要情報,提前做好了應戰準備,並且得到美軍方面出動炮兵、坦克、航空兵的強大支援,在火力上對志願軍形成了絕對優勢。

10月6日戰鬥打響,志願軍一出手就是步兵10個加強連,在軍炮兵群支援下分別攻擊兩個高地。有的韓軍老兵後來回憶,眼前出現了數不清的人海洪流,就像電影《太極旗飄揚》和《我的戰爭》中表現的那樣,這種場面實在是一輩子也忘不了!支援白馬山的美軍炮兵陣地也被志願軍席捲,一名美軍中尉回憶,敵人實在是太多了,到處都是,一邊衝鋒一邊掃射、扔手榴彈,他當時被堵在掩體中,只能用卡賓槍自衛。這名中尉感到幸運的是,志願軍忙於攻擊主陣地,沒有徹底拔掉這個掩體。

韓軍的戰鬥記錄對這一天可謂濃墨重彩,努力渲染了戰鬥的殘酷和己方士兵的英勇。雙方攪在一起反覆廝殺,射擊聲、爆炸聲、喊殺聲和刺刀撞擊聲響成一片,鮮血流滿了陣地。志願軍戰史稱當日攻佔了兩個高地大部,但突擊部隊傷亡較大,雙方形成對峙。韓軍戰史稱當日擊退4次攻擊,堅決守住了兩個高地,估計殺傷對方1500餘人。

此後這種血腥廝殺的情景日夜持續,雙方將大量兵力投入到兩個高地的爭奪中,無數的炮彈反覆傾瀉覆蓋對方陣地。韓軍第9師傷亡慘重,有2個步兵團被打殘,不得不動用預備隊。就在這時,從李承晚大統領到韓軍總部高度關注白馬山戰鬥,除向美軍請求更多火力支援外,還從後方調集大量新兵補入第9師,始終讓該師保持了戰鬥力。就這樣,第9師打來打去人就是不見少,而志願軍這樣拼消耗卻得不償失。一直激戰到10月15日,志願軍為了保障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果斷停止了攻擊白馬山。

整個戰鬥過程便是如此,韓軍第9師得到軍政高層大力支持和美軍的火力支援,發射了20多萬發炮彈,扔下3000多枚炸彈和凝固汽油彈,付出9860人的傷亡,以一個滿員步兵師折損大半的代價才守住了白馬山。如果雙方換個位置,志願軍一方要是擁有如此的火力支援,不要說白馬山,就連鐵原城都奪回來了。

最後結論:所謂「白馬部隊」,不過是勝之不武的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張靈甫和74師覆滅在孟良崮,國軍的其他部隊為何不來救援
驚心動魄的長津湖戰役,連美軍都被寒冷天氣折磨得生不如死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