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的兩頓飯,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帝制

劉邦的兩頓飯,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帝制

劉邦的兩頓飯,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帝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劉邦西入關中,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到了第二個月,項羽平定河北,也率領諸侯將領西入關中,於是發生了「鴻門宴」。這是高皇帝元年十一月的事。

項羽安排鴻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宴,原本的目的在殺沛公劉邦。結果這次宴會的目的沒有達到,劉邦假裝如廁,趁機逃回軍中。

他在逃離宴會之時,命令張良入謝項羽說:「沛公不勝杯酌,喝醉了,不能來辭行,派臣奉獻白璧一雙,再拜謝於將軍足下;玉斗一雙,再拜謝於亞父(指范增)足下。」

項羽接受了獻禮。但亞父卻把玉斗用力地拋棄在地上,而且拔劍撞而破之,怏怏恨道:「唉,豎子不足與謀!奪將軍天下的人,必然是沛公,我們今後定會成為他的俘虜啊!」

司馬光簡單記載了鴻門宴的經過,也寫下了范增這一段話,就已經借用范增之口,點出了鴻門宴的失敗,將會影響局勢,並說出了將來可能的發展。

范增說的話,只是預測了以後楚、漢相爭,楚將敗於漢的可能。也可以說,是項羽與劉邦兩人之間的鬥爭,劉邦的勝算較大,還沒有指出這件事情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意義。

鴻門宴到底代表了什麼歷史意義呢?扼要地說,這個宴會代表了漢朝四百年國祚的奠定,也代表了平民革命的成功。

劉邦集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平民革命集團;相反的,這次宴會的失敗,是代表了項羽這邊集團的失敗。項羽這個集團可以說是代表了封建時代的貴族政治,與封建形態重建的可能。

如再把意義縮小,最起碼鴻門宴是決定項羽的個人英雄主義失敗,劉邦的集體團隊精神成功。

劉邦的兩頓飯,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帝制

司馬光對這個宴會沒有評論,但他在《稽古錄》里,曾經對項羽加以評論,指出項羽失敗的原因說:「世稱項王不王秦而歸於楚,所以失掉了天下。看他率領百萬之眾,西入函谷,談天下之事,裂山河以封諸侯為王,自謂可以逞其私心而人莫敢違背,安行無禮,忍為不義,想用一夫之力,征服一朝之心。才高的人被他懷疑,功大的人被他排斥。推此道以行之,雖然得到一百個秦國之地,也將不能夠免於敗亡的命運。」

司馬光的說法就明白指出了項羽的私心,而且是以一夫之力,想征服一朝之心的英雄主義色彩,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至於普通人所說,項羽不擁有關中而稱王,這不是他失敗的因素,即使他擁有一百個秦國之地,他還是會滅亡的。

司馬光在《稽古錄? 西漢論》里,也提出高祖奮布衣,提三尺寶劍,經歷了八年而成就了帝業。這麼快速的成功,是什麼原因呢?

司馬光認為,這是高祖知人善任的緣故。所以他引用高祖皇帝說過的一句話:「鎮國家、撫百姓,不如蕭何;運籌策、決成敗,不如子房(指張良);戰必勝、攻必取,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

從高祖這段自我評論中,就可以看出劉邦集團的團隊奮鬥,是優於個人英雄主義的奮鬥。

鴻門宴這次宴會,在歷史上說,是象徵了封建時代貴族政治的沒落,象徵了個人英雄主義時代的沒落。

但是,這次宴會的歷史意義,似乎還比不上另一次宴會意義之大。另一次宴會,司馬光在《資治通鑒? 漢紀》,高祖三年(前204)十二月有記載。

這時楚、漢相持於滎陽已經有八個月,漢王劉邦一方面派出使節至各諸侯王遊說,勸他們背叛楚國而臣事於漢,另一方面又用持久戰的戰略,與楚國爭持不下。楚時常侵奪漢的糧道,漢軍乏食。於是漢王和他的謀主酈食其(lì yìjī)商量破壞楚國的方法。

食其說:「從前商湯伐夏桀,封他的後裔於杞;周武王伐紂,封他的後裔於宋。如今秦朝失德棄義,侵伐諸侯,滅其社稷,使無立錐之地。陛下如果能復立六國的後代,這樣一來他們的君臣、百姓,必然都愛戴陛下的恩德,莫不向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向稱霸,楚必斂祍(rèn)而朝了。」

「好主意!」漢王反應說,「快點刻好印章,先生帶著去頒授給六國的後裔吧!」

食其還沒有成行,張良正好從外面進來。漢王剛好在吃飯,看到張良由外面進來,於是用筷子招呼張良說:「子房過來,有人給我策劃破壞楚國的優勢。」接著將酈食其的看法轉告了張良。又詢問張良:「怎麼樣?」

劉邦的兩頓飯,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帝制

張良聽了馬上問道:「誰為陛下策划了這種計謀?陛下大勢去矣!」

「怎麼一回事?」漢王著急地問。

張良詳細回答說:

「臣請借陛下的筷子,為陛下籌劃:從前湯、武封桀、紂的後裔,是自信能制其死命,如今陛下能制項羽的死命嗎?這是第一個不可以這樣做的原因。

「周武王進入殷國,馬上表揚與釋放殷朝的賢人與忠臣,如今陛下能夠做到嗎?這是第二個不可以這樣做的原因。

「把殷朝的金錢、糧食,發放給貧窮的老百姓,如今陛下能做到嗎?這是第三個不可以的原因。

「戰事結束,偃革為軒,倒載干戈,以示天下不復用兵,如今陛下能夠做到嗎?這是第四個不可以的原因。

「休馬華山之陽,向天下示以無為,現在陛下能夠做到嗎?這是第五個不可以的原因。

「放牛桃林之陰,向天下表示不再輸積,現在陛下能做到嗎?這是第六個不可以的原因。

「天下的游士,離開他們的親戚,離棄他們的祖墳,離去他們的朋友,追隨陛下的原因,只是想盼望將來得到咫尺之地作封邑。如今陛下恢復六國之後,天下游士各歸其主,從其親戚,回到原來的故鄉,陛下跟誰一塊兒取天下呢?這是第七個不可以的原因。

「而且現在的情勢是除非楚國不強大,如果它一強大,六國的君主就會屈服於他。這些君主雖然由陛下所立,可是到了那個時候,陛下怎能得而臣之呢?這是第八個不可以的原因。

「陛下假如一定用這個客人之謀,那麼陛下就大勢去矣!」

漢王聽了,嚼著食物的嘴巴立刻停下來,把食物吐出來,破口大罵:「豎儒幾敗老子的大事!」遂馬上命令取消刻印的事情。

漢王劉邦招待張良吃飯,在吃飯時的談話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司馬光自己沒有加以評論,但卻引用《漢紀》作者荀悅的評論,他說立策決勝的辦法,有三種要素,就是形、勢、情。形就是指大體得失之數,勢就是指臨時進退的機宜,情就是指心理的反應趨向。所以策同、事等而功殊者,是由於三因素不同的緣故。

荀悅認為,當初張耳、陳余遊說陳勝以恢復六國,酈生也用此說來遊說漢王。為什麼說者相同而得失有差異呢?

荀悅的看法是,陳勝之起事,天下人民都想滅亡秦國;然而楚、漢之分未有所定,這時天下也不一定要滅亡項羽。所以撫立六國之後,對陳勝來講,無疑是增加自己的力量而增多秦國的敵人;而陳勝這時未能專天下之地,所謂取非其有而用以送給他人,行虛惠而獲實福。樹立六國之後,對於漢王來說,則是所謂割讓自己的所有而用以增加敵人,設虛名而受實禍。這是同勢而異形的一種例子。

司馬光引用荀悅的評論,當然表示他同意荀悅的意見,但是這種就現實的戰略形勢,來作決定的事情,並不含有很深的歷史意義。

所謂歷史意義,就是對未來的歷史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這一點,荀悅與司馬光都沒有提及,反而身為主角的張良和酈食其,倒是注意到了。

酈食其的建議是遊說漢王效法商湯、周武,恢復封建的制度,漢王頂多南向稱王而已。但張良的看法卻不是這樣,張良的意見是要建立漢王統一的政府,中央有權力控制全國。

前者是主張封建分治,後者是主張中央統治。兩種政策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不同的,如果劉邦當初採用了酈食其的政策,中國在秦朝以後,會再度出現春秋時代的封建政治局面。中央集權的統一政府將會在歷史上消滅。

如果採用張良的建議,中國在秦亡之後,不是出現霸政,而是出現中央集權強有力的統一王朝。換句話說,張良和漢王這一頓飯,可以說是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帝制的一頓飯,是歷史性的一次餐會。

有些歷史學家把這一次餐會的歷史意義忽略了,反而津津樂道鴻門宴,這是值得加以注意的地方。鴻門宴的歷史意義前面已經提過,充其量這次宴會,只代表了楚、漢的成敗,代表了漢朝四百年國祚是否建立而已。

可是這一次餐會,含義就更大了,張良與酈食其的看法自各代表了不同的政治精神及制度。漢王採用張良的建議,後來終於建立了統一的王朝,直到辛亥革命,才把這種君主集權的統一王朝推翻。

如果評論這件事情,不從整個歷史發展來看,其歷史意義是看不出來的。假如說這兩次餐會都是歷史性的餐會,而後面一次比前面一次更具有歷史意義,誰說不是呢?

-end-

選摘自《資治通鑒:帝王的鏡子》雷家驥 編撰,九州出版社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是宋代史學家司馬光所著,其宗旨是:「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息」,「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它猶如一面歷史的鏡子,成為歷代帝王治國的秘籍,明清兩朝的皇帝,將此書作為皇子的教本。

經過時間之浪的淘洗,《資治通鑒》成為人人可以鑒往知來的大明鏡,教給人們「嘉善矜惡,取是舍非」。

這部改寫本選擇原著所述的內容,依照原書周、秦、漢、魏、晉、隋、唐諸紀的次序,做扼要的介述和討論,是對原著精華的呈現和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