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00年8月,香港,德國巡洋艦海拉號上的中國洗衣婦。1900年,由於義和團的「滅洋」之舉以及慈禧太后錯誤的外交政策,導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7月、8月,八國聯軍與清軍在天津、北京激戰之際,列強各國的援軍還在源源不斷地開往中國。德國援軍中有一名海軍軍官Peetz,用相機記錄了在中國境內行軍途中的景象。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1900年8月,香港小商販在海拉號巡洋艦上擺攤。Peetz留下的照片顯示了他的進軍路線:香港、青島、煙台、天津、北京、山海關。這一路上他每到一地都會用自帶照相機拍攝幾張照片,總共留下了100多張珍貴的影像資料,本文選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展示給網友。無疑,Peetz是以征服者的心態拍攝這些照片的。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山東青島附近的村民。1900年,京津、直隸一帶的義和團運動轟轟烈烈之際,山東境內反倒比較平靜。這是因為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強力鎮壓義和團,使之無法在山東立足,逃往天津、北京一帶。袁世凱還參加「東南互保」,與列強約定互不侵犯。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山東煙台婦女。1900年7月2日,德皇威廉二世發布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面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隨後派出大批侵略軍趕赴中國。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天津塘沽,海河左岸的德軍彈藥庫。因為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清軍槍殺,所以德國報復的心態很強烈。戰事初起時,德國在京津一帶的軍隊不足千人,但到1901年初,德軍已超過2萬人。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聯軍士兵侵佔大沽炮台,俘獲清軍15厘米口徑的克虜伯炮。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廊坊火車站,當地小商販向開赴北京的德軍士兵兜售小商品。以瓦德西為統帥的德軍趕到京津一帶時,已經到了9月份,八國聯軍早就完成了對天津、北京的佔領。但是瓦德西渴望戰鬥,他繼而擴大戰事,指揮三路軍隊分別侵入山西、保定、山海關。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東交民巷內被戰火破壞的使館建築。在八國聯軍中,德軍最為野蠻兇悍,軍紀最差,因其對中國百姓殘忍地擄掠燒殺而被冠以「匈奴」的綽號。據相關記述,德軍「在作戰中,只要碰著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一概格殺勿論」。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日、美兩軍佔領紫禁城,這裡是午門。

老照片:侵華德國軍官以征服者心態拍攝晚清社會

德軍佔領下的山海關城樓,城牆上掛著德國旗幟。《辛丑條約》簽訂後,清廷「賠償」列強4億5千萬兩白銀,其中德國分得其中的20.02%,分39年還清。條約中還約定,醇親王載灃就克林德被殺一事赴德賠禮道歉。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屬於戰勝國,1917年後,對德國的賠款即告終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末老照片:盡顯王朝蒼涼破敗的底色
明清讀書人考科舉有多苦?考場上被活活凍死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