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七個識的心所法不是固定不變的

七個識的心所法不是固定不變的

心所法就是識心的心行,七個識的心行通過不斷的修學,不斷的降伏自心,心行就要不斷轉變,由深重的煩惱轉變為輕微的煩惱,輕微的煩惱消失,善心所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心行越來越清凈,定力越來越穩固,智慧越來越深透,所以心所法肯定要通過修行不斷的改變。如果修行了一段時間,心所法還沒有轉變一些,煩惱沒有輕微,禪定力沒有生起,智慧沒有增進,那麼修行還不得力。

學佛人修行成就與否的標誌就在於心所法,真正成就時六七識的煩惱心所法就減少和滅除,善心所法增加和具足,五別境心所法的功能增加和具足,到佛地八個識完全具足二十一個心所法,功能發揮到極限。真正學佛人應該每隔一個階段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所法,也就是心行,如果發現心地沒有什麼轉變,說明修行還不得力,也許還沒有走上正軌。每個人修行的層次和進展不同,心所法就不同,這說明人心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有人說自己意識心的心所法有五十一之多,意根的煩惱心所法還是原來那麼多那麼重,那麼此人就是初學佛人,煩惱極重,人品也極差。

一般菩薩論里所說的心所法都是指凡夫和未轉依位的菩薩的八識心所法,不是指已轉依位地後菩薩的八識心所法,這些心所法隨著不斷的修行都要有所轉變,才能轉識成智,才代表修行上的成就,成佛之道才能漸趨於圓滿。心所法的轉變是修行成就的標誌。

其實未轉依位之前,入佛門修行有些成效之後,幾個識的心所法就在暗暗地轉變著,只是量累積的不夠多,以至於還不能有質的飛躍。因為心所法是一個人有無修行的標誌,即使外道修出了禪定,他們七識的心所法也有所轉變,心所法非是一成不變、人人相同的。每個還沒有開始修行的眾生,他們的識心心所法,也不盡相同,各有側重面。所以此人現觀自己的心所法是如此,彼人現觀自己的心所是如彼,非定相同,這就說明了人性各有差別,人心不盡相同。

如果有人現量觀察出自己第六識的心所法有:貪嗔痴慢疑惡見六根本煩惱,有八個大隨煩惱、二個中隨煩惱、十個小隨煩惱,那麼此人根本就沒有修行,既沒有禪定,人品德行修養也相當不好。一般人不能現量觀察到自己的第七識心所法,假如能現量觀察出自己第七識的心所法有強烈的貪嗔痴,以及懈怠、散亂、不信、失念、掉舉、不正知、放逸、昏沉、執我性強、慢心深重、貪執深重、我見強烈、攀緣性、,並且固執難改,那麼此人根本沒有修行,禪定也很難發起。

如果此人第七識的心所法與善十一心所法一點也不相應,那麼此人的修行根本就沒有上路,煩惱很重,也許是個惡人。即使普通人沒有學佛,意根的心所法也有善的一面,如果善大於惡,此人命終就能升天享福。六道輪迴是因為意根心所法的善惡來決定的,意根心善,行善業,來世升天,意根惡造惡業來世墮地獄。由此可知,初地以後處於已轉依位的菩薩,由於斷除煩惱,心地達到無漏,其六七識心所法必然要發生轉變,煩惱心所法滅除了,善心所法增加了,定心所法和慧心所法增強了,這是絕對必然的,否則就與凡夫無別。

修行得力時,大隨煩惱首先減輕,有的要滅去,比如不信心所法減輕和滅去,由不信逐漸信,到完全信;懈怠心所法減輕和滅去,逐漸變得精進起來;放逸心所法減輕和滅去,從前是經常放縱自己的身心去逸樂逍遙,現在對對那些都不感興趣了;昏沉心所法很少出現了,以前一修行就感覺昏沉,現在精力很旺盛,注意力很集中;掉舉心所法也減少和沒有了,以前學佛時妄念紛飛,現在則是經歷過的事,過而不留,也不妄想未來;以前心總是很散亂,現在思考佛法時,精力能集中一段時間了;一切對四聖諦四念處等等佛法不正知,現在知見就很正了;以前心裡念著佛法,一會就忘了,現在能做到一直想著不失念。

隨著修行的深入,中隨煩惱也會變得輕微,甚至滅除,比如以前做錯事總是無慚無愧,現在慚愧心逐漸增加,如果做了大的錯事,就會覺得非常慚愧。從這裡看出,只有煩惱心所法減少減輕,善心所法就會相應的增加增重,煩惱心所法滅除,善心所法就出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脫般若唯識 的精彩文章:

第八識的勝解心所法

TAG:解脫般若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