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廣西推出多元普惠辦園機制

廣西推出多元普惠辦園機制

「紅燈停、綠燈行、禁止轉彎……」在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中心幼兒園大三班的「大馬路」活動中,地上鋪著印有斑馬線的塑料紙,孩子們有的騎著小單車,有的扮演行人,在「小交警」張復理和兩名「輔警」的指揮下有序通過。

教師馬傑群說:「南陽鎮馬路比較少,紅綠燈也比較少,我們為了讓孩子了解如何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在幼兒園創設了『大馬路』這個情境,也是為了孩子親身體驗到如何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於是,「校園」變成了探究式的場景化課堂。場景化教育活動讓幼兒園告別「小學化」,孩子們能以適合他們的方式學到知識。

廣西南寧市南陽鎮中心幼兒園是南寧市青秀區第一所鄉鎮公辦幼兒園,佔地面積3134平方米,現有在園幼兒240人,教職工39人,開設小、中、大班共8班。2015年9月正式開園,2016年經廣西教育廳認定為廣西多元普惠幼兒園,2018年獲評南寧市示範幼兒園。

在這裡,設施設備齊全,材料充足,孩子們可以盡情地做遊戲、看圖畫。室外設有意趣廣場、騎行大道、勇者天地、坡嶺沖、廊坊休閑谷、禾趣味園,室內設有活動室、寢室、盥洗室、功能室等。

樊彥宏園長說,「這一切,得益於廣西實施的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幾年來我園共獲得多元普惠性幼兒園補助40萬元,著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多元普惠幼兒園專項獎補資金的劃撥如一場久旱逢甘露的及時雨,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園已具規模。現在設立了南陽鎮中心幼兒園二田分園、施厚分園等6所村級幼兒園,初步搭建了以中心園為核心的『一拖六』共同發展格局。」樊彥宏接著說。

為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和「入園貴」問題,2014年,廣西將「學前教育辦園體制機制改革」作為重點突破工作予以部署。依據政策,廣西創新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模式,通過政府補貼、盤活資源、購買服務、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一批多元普惠幼兒園建設。

從2014年起,根據建設規模,自治區對每所新建幼兒園給予200萬到600萬元的獎補資金。目前,自治區本級和市縣財政已經累計撥付多元普惠幼兒園獎補資金7.8億元,惠及78萬幼兒。

2014年以前,玉林市北流市只有10多所民辦幼兒園,到目前已發展到近80所,遍及城區和全市22個鎮,成為北流市學前教育亮點,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1.5%,2016年10月,北流市成為首批全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之一。

「2019年,我們將新建公辦幼兒園8所,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所,扶持100所多元普惠幼兒園發展。目前,有幾所幼兒園已經建成準備投入使用,有些幼兒園正在建設中,我們有信心能夠如期完成任務。」北流市教育局學前教育幹事專員陳偉萍介紹,通過實施「廣西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到今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資源充足、公益普惠、充滿活力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路。在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普及水平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措施等方面,達到全區先進水平。

「以前北流新圩鎮都沒有上點兒檔次和規模的幼兒園,現在優質園如南圓幼兒園在那裡辦分園和幫扶當地幼兒園,帶動了當地幼兒園的發展。」陳偉萍說,如今該鎮的幼兒園規模和數量變大變多,已經有好幾所很不錯的優質幼兒園。

玉林市教育局張鵬介紹,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玉林市鼓勵和支持示範幼兒園和經認證有實力的教育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舉辦分園、承辦新園、託管薄弱園、合作辦園,積極開展集團化辦學,每年給予10萬元補助。為了提高民辦園的教學質量,玉林市還建立了公辦民辦幼兒園結對幫扶制度,實行轄區內公辦幼兒園派駐師資對多元普惠幼兒園進行幫扶。

近年來,廣西相繼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取得顯著的改革成效。目前,廣西共有幼兒園11787所(城區幼兒園2584所,農村幼兒園9203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813所、多元普惠幼兒園5000所,在園幼兒213.98萬人,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68%,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2.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14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這對老夫婦,不尋常!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