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最有生命價值的體育課,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最有生命價值的體育課,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如果問:中國的哪門課最沒有存在感?我想答案絕對會出奇的一致:體育課。有人說,體育課,是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一門課

但比起單純地支持或反對,更應該探討的是,為什麼體育課這麼沒有存在感?

最表面的原因,就是我們的體育教育很不完善

一方面,有相當大一部分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開展體育課的條件並不充分。沒有合適的場地,沒有體育設施和用品,甚至連體育老師都得讓語文老師來兼任。數據顯示:在中國,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學校無法正常開展體育課程。

另一方面,即使很多學校有條件開設體育課,但體育課教的都是什麼呢?

無外乎:廣播體操、長跑、短跑、立定跳遠,項目單一,幾十年來還是這麼幾個項目沒變過。我們的體育課完成不考慮學生的個人興趣和喜好,只是固執呆板地教學。

所以,導致一個結果:學生上了十幾年的體育課,最後也沒一項喜歡或者擅長的運動。而且每年體測,總有學生暈過去,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更別說,體育課還經常被別的科目老師佔用!「這節課體育老師有事,所以我們來上數學吧。」這樣的話,我相信幾乎每位學子當年都曾聽過。

體育教育不完善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我們整個社會對於體育運動的不重視。

每到快期末的時候,或者快要考試的時候,體育課就會被理所當然地犧牲,用來上其他更加「重要」的課。可是,體育課難道就真的比其他課不重要嗎?

只是在我們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體育課才顯得似乎「不那麼重要」了,一切都得為了升學讓位。我想大家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吧:放學後多打了會球,就得被批評不好好學習。

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育課的地位異常的尷尬,變得可有可無。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說,我們從來沒有過體育教育。因為,事實就是,體育和教育已經分離了。

在中國,學生的天職似乎只有學習,體育課是種可有可無的存在,除了體育生或者專業運動員。

這些選擇了體育道路的孩子,從小就進入體校,進入另一個系統,然後日復一日地接受高強度的訓練。然後,他們的青春便只有了訓練場和汗水,背後的辛苦大家可以想像。

但是,我國的體育氛圍太過於注重勝利了。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的運動員上了賽場,那就只能贏不能輸,就只能奔著獎牌去,成王敗寇。贏了,你就是英雄,萬人矚目。輸了,你就是罪人,無人問津。想想劉翔這十多年的經歷你就明白了。

另外,大家也知道,運動員是一項靠身體吃青春飯的職業。大多數運動員,因為高強度的訓練,很容易出現傷病。到了一定年紀,就不得不要退役。

有些人退役後,可能轉型做教練或者當明星,也能有個不錯的生活,但這其實是少數。還有很多運動員,退役以後,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能艱難度日,這些也許你根本想像不到吧。

所以,這樣畸形的體育氛圍,也在無形中對體育教育產生著負面效應。

那說了這麼多,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體育教育呢?

首先,運動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體育課首先就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快樂,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其次,體育課也應該能夠起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作用。如果能夠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體育愛好的話,那是更好的。

另外,在體育文化和氛圍方面,以及教育體制方面,也應該為體育課正名了。

培養孩子對運動的愛好,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才是體育課真正存在的意義。

青少年體育水平,離不開家長的堅持和社會的支持。學校、社區、家庭應該形成合力,全方位共同推進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

在體育教育問題上 ,我們落後的不是理念而是行動。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跆拳道 的精彩文章:

最讓教練失望的並不是學員叫苦叫累,而是很多家長……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你對黑洞了解多少?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