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百年後,西南再現三國殺-強鄰環伺下小國南詔的另類傳奇

五百年後,西南再現三國殺-強鄰環伺下小國南詔的另類傳奇

導讀:前文我們說了西南百濮的夜郎,從夜郎再往西南就會到達南中地區。到隋唐前期,因中原戰亂無暇顧及的爨人(讀音cuan一音)竊據南中已有百年。經過隋和唐初的打擊,爨人逐漸衰落。烏蠻建立的南詔風雲際會逐漸走上了歷史舞台。

南詔被唐朝選中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南詔崛起的關鍵。南詔面對唐帝國的招攬,如同牌桌上的梭哈的賭客一樣壓上了自己的命運,同樣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南詔的奠基者是彝族的祖先烏蠻。烏蠻建立了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當時,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不好管理。其他五詔受吐蕃威脅,常常棄唐而歸附吐蕃。南詔始終始終認為自己的老大是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永徽四年,為獲得唐帝國的支持,細奴邏派子邏盛炎出使唐帝國,被封為巍州刺史。為了控制南中地區,唐王朝把南詔作為重點支持對象,無論是軍事還是號召力上都不遺餘力。南詔王皮邏閣手狠心毒,梟雄之姿。以祭祖的名義邀請其他五詔國王到大理赴宴。酒宴設在以松木為材質新建的松明樓,推杯換盞之下,一把大火燒死五詔的國王。五詔群龍無首之下,很快被南詔吞併。不知道後來明太祖的火燒慶功樓的idea是否來自於此就不得而知了。統一後的南詔事實上已經成為西南的小霸。皮邏閣因此被大唐冊封為雲南王。

五百年後,西南再現三國殺-強鄰環伺下小國南詔的另類傳奇

皮邏閣劇照

洱海地區身處青藏高原和大唐之間的緩衝地帶,在吐蕃強大後,一直是吐蕃和大唐爭奪的對象。唐帝國為鞏固西南統治,意圖在滇東兩爨地區設置據點,想通過逐漸的蠶食漢化把這塊沃土納入版圖,引起了爨王的不滿。關於兩爨地區,皮邏閣同樣垂涎三尺。在唐帝國的步步緊逼之下,爨歸王舉兵叛亂。還有一種說法是,南詔的皮邏閣派人從中挑動,誇大唐軍的負面效應,煽動爨人的不滿。在爨人叛亂後,皮邏閣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早早的在兩爨周圍安排好了兵馬準備平定叛亂看能否把兩爨之地納為己有;另一方面,派使臣快馬加鞭入朝朝拜玄宗盡量阻攔唐帝國出兵,否則大唐一旦把兩爨地區納入版圖,對於南詔來說如利劍高懸。使者看中了玄宗的好面子的本質,陳述滇東地區瘴氣橫行,蛇蟲遍布,唐朝天兵征討恐有損失,我們南詔小邦願為大唐征討叛逆,唐帝國同意了南詔的請求。你看南詔這小九九打算的。南詔利用諸爨內部的矛盾,進一步挑起諸爨內部的紛爭,最後乘機盡滅諸爨領主,佔有了滇東兩爨地區。口頭的臣服換來了切實的利益。唐帝國結結實實的吃了一個啞巴虧,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五百年後,西南再現三國殺-強鄰環伺下小國南詔的另類傳奇

南詔大勢初成

沒有永久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話一點也沒錯。唐帝國要為自己的高高在上付出代價了。南詔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國策不再站隊,利用吐蕃大唐兩強的矛盾謀取自己的利益。

南詔王皮邏閣死後閣羅鳳繼位,他不能忍受唐朝越來越嚴厲的控制,同樣也不滿足做唐朝的藩屬。公元752年,閣邏鳳叛唐自立國號為「大蒙」。唐帝國目瞪口呆,自己辛苦扶植的狼崽子要咬人了,多年種下的殷切的期望,現在只剩下的是滿滿的沮喪。閣羅鳳出兵攻陷了姚州都督府。公元751年、754年唐朝先後4次征討南詔,都被南詔擊敗,南詔同樣損失慘重。公元752年,吐蕃冊封閣邏鳳為贊普鍾,相約兄弟之國。南詔吐蕃結盟。兩年後,這對盟友共同出兵攻取瓜分了唐朝的嶲州(大概相當於今天的西昌附近)。唐朝從此失去了在川西南「西抗吐蕃,南撫蠻夷」的重要據點,打開了南詔北擴的通道。至此,唐帝國對南詔的政策初步失敗。南詔不再聽從大唐,與吐蕃的結盟更是從文化上與大唐做了切割。頗有一副三國時期蜀漢聯吳抗曹的架勢。由於忙於平定安史之亂的原因,唐帝國無暇顧及南詔對國土的蠶食滲透。暫時放下這塊疥癬之疾,集中全國之力解決安史這個心腹大患。南詔就利用這幾年進一步做大,逐漸成為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國。

五百年後,西南再現三國殺-強鄰環伺下小國南詔的另類傳奇

鼎盛時期的南詔

捲土重來的唐帝國,以一記響亮的耳光打破了南詔和吐蕃的聯盟,也打醒了南詔。

平定安史之亂的唐帝國想到了這個讓自己臉面無光的西南小弟。代宗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唐軍出征進入西南。大破南詔、吐蕃聯軍。吐蕃南詔大軍被趕入山谷,因饑寒、隕於崖谷而死的達到八、九萬人。重壓之下的吐蕃南詔開始互相指責對方,並且吐蕃與南詔的聯合作戰,吐蕃常以南詔軍為前鋒或者說炮灰,又強加南詔重賦,南詔也痛苦不堪。更有甚者,吐蕃改封南詔國主異牟尋為日東王,地位從兄弟之邦降為臣屬之國,要求南詔臣服於吐蕃,並承擔更多的義務,兄弟反目。唐乘機採用「聯合南詔,以斷吐蕃右臂」的策略,於是向南詔表示友好。貞元八年,劍南節度使韋皋致信南詔王異牟尋,願同南詔驅逐吐蕃於雲嶺之外,相互保衛,永為一家。走投無路的南詔立刻同意。公元794年,唐朝使者前往南詔,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於點蒼山神祠,南詔發誓「願以全部落歸唐,轄內各首領永不叛離」,史稱蒼山會盟。至此唐與南詔40餘年紛爭化干戈為玉帛。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煩請斧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