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韓軍一個團猛攻志願軍一個連,卻被打出1:8戰損比

韓軍一個團猛攻志願軍一個連,卻被打出1:8戰損比

韓國有一部電影叫《高地戰》,主要是講述朝鮮戰爭陣地戰時期,爭奪三八線附近高地的殘酷戰鬥。

1951年6月之後,朝鮮戰爭進入陣地戰時期,由於前線戰線大致穩定,美軍開始整訓韓軍部隊。

全面換裝美械,而且得到整訓的韓軍戰鬥力比之前大大提升,且承受傷亡的能力也很強,很少在出現運動戰時期一觸即潰,滿山抓俘虜的情況了。

但是,即便是韓軍戰鬥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是比起志願軍來還是有差距的。

本文咱們就聊聊陣地戰期間的67號高地爭奪戰,瞧瞧志願軍一個連是如何將韓軍一個團給打殘的。

所謂的67號高地只不過是一個海拔僅僅67米的山頭而已,稱其為高地只不過是習慣說法而已,但是這個並不高的山頭位於板門店附近,是敵我必爭之地。

67號高地原由韓軍控制,1952年10月初,志願軍65軍194師582團第5連將其攻克,此後守備任務由該團第6連承擔。

67號高地實際上並不好守,這裡位於沙川河的東邊,距離我河西主陣地有1000多米,雖然我軍在河東的一個小山包里秘密挖了一個屯兵洞配置了少量預備隊,但是距離67號高地也不是很近。

所以我們實際上面臨的是背水一戰的不利態勢,一個連想要守好67號高地的難度極大。

美韓方面調來反攻的主力是韓軍陸戰隊第1團,一向被視為精銳中的精銳,我軍當時的評價認為,步兵作戰,韓軍進攻精神比美軍還要猛。同時美軍為其提供坦克、炮兵和航空火力支援。

一個精銳陸戰團,擁有強大的配置火力,按理說拿下區區一個連防守的志願軍陣地應該問題不大,但是他們卻碰到了硬釘子。

志願軍第6連總兵力有120人,其打法是陣地上只擺1個加強班的兵力,主力在屯兵洞中避開美韓軍隊的火力準備。敵發起步兵衝擊後,再使用添油戰術將其反擊下來。

就這樣,僅僅在第一天,第6連就打退了韓軍5次進攻;第二天上午又打退了其6次進攻。

當時我河西主力部隊集中了15門迫擊炮,當韓軍集結步兵再次衝擊時,迫擊炮群對著韓軍步兵群轟擊,直接將其集結地覆蓋,造成了重大殺傷。

在這兩天的戰鬥中,我防守的6連也傷亡不小,除了擔負預備隊的3排外,只剩下了20名戰士,已經傷亡過半。

但就是傷亡過半的6連依舊還對韓軍發起了反擊,反擊部隊利用夜暗條件一度打到了韓軍的集結地附近,再次予以不小的殺傷。

久攻不下,傷亡慘重的韓軍得到了3輛噴火坦克和4輛普通坦克的支援,以一個營兵力對著我軍僅剩一個多排的67號高地發起衝擊。

主陣地上只剩下副指導員趙先有和通訊員劉順武,前者雙目失明,後者嚴重燒傷。關鍵時刻,他們通報陣地情況後,要求後方炮兵趕緊火力覆蓋陣地。

火力覆蓋後雖然殺傷了韓軍,這兩名戰士最終也全部犧牲,但是陣地卻失手了,這時6連只剩下步兵9班,加上可戰鬥的輕傷員一共15人。

就是這15人還堅決要求反擊陣地,上級考慮後加強了4連6班歸其指揮。然後就這兩個班一個反擊就將陣地奪了回來,此後67號高地牢牢控制在我方手中。

此戰,我軍前線部隊為一個連,動用的是團級火力支援;美韓軍隊前線部隊為一個團,動用的是師團級火力。

我6連雖然幾乎傷亡殆盡,但是卻消滅了韓軍810人,在防禦戰中打出了1比8的戰損比,狠狠地教訓了韓國人。

其實這樣的戰例完全適合改編成電影,結果咱們看到的《我的戰爭》,雖然也是以連級單位為視角切入的,但是拍的確實不怎麼樣,白瞎了一個好題材了。

希望以後能有這方面的好電影出現吧!好的影視作品對當年的志願軍將士也是一個慰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美國:伊朗革命衛隊是恐怖組織;伊朗猛烈反擊:美軍才是呢!
31歲男子公然「精日辱華」,你對得起當年死難的家鄉父老嗎?

TAG:熊熊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