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賓士「漏油」車事件追蹤:金融服務費深藏貓膩,化解還貸風險談何容易

賓士「漏油」車事件追蹤:金融服務費深藏貓膩,化解還貸風險談何容易

記者丨郝昕瑤

西安賓士女車主引擎蓋哭訴維權的事件仍在繼續蔓延發酵。

4月14日,該名女車主與賓士4S店高管溝通錄音曝光。錄音中,女車主反覆質問:在購車時,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取了1.5萬元的賓士金融服務費,通過微信二維碼掃碼支付,進入某個私人賬戶,全程未有任何服務。「這是我不知情的,騙取的,誰代表你們收的這筆錢?這筆錢流向何處?1.5萬元是什麼計價標準?」

那麼,賓士4S店收取的金融服務費究竟是什麼?收取方是誰?車有質量問題,汽車金融的貸款還用還嗎?除目前已經曝光的問題以外,汽車金融暗處還有那些問題和隱患?界面新聞就此採訪多位賓士銷售人員、賓士汽車金融內部人士及法律從業者。


「金融服務費」和金融並無關係

據涉事女購車者稱,在確定購買之後,「利之星」4S店極力推薦分期貸款,也就是賓士金融的產品,稱「做賓士金融貸款利息低」。

界面新聞了解到,事實上,賓士中國銷售與賓士金融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主體。銷售流程與金融貸款流程分屬不同體系,但4S店有銷售指標和滲透率的雙重考核壓力。因此銷售人員往往配合金融人員向消費者力推賓士金融的低息貸款服務。賓士金融的貸款利率往往依據車型、貸款期限和貼息活動,從無息、2.99%至8.99%不等。

而該女購車者還表示,她答應選用分期付款後,交完首付辦理貸款時,「利之星」相關負責人忽然提出有這一筆金融服務費用,大約1.5萬元。經過協商,她答應支付這筆費用,利之星4S店人員讓她微信二維碼支付碼,而這個二維碼是屬於某個人,付完後4S店人員開了張收據,並無正規發票。

所謂的「金融服務費」,其實不止是汽車金融的「貓膩」,而是各類貸款時的「潛規則」。據界面新聞多方了解,無論是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網貸平台,無論是對私還是對公貸款,貸款方往往都要被迫繳納這筆「服務費」或「手續費」。

而針對該女車主的汽車金融貸款「服務費」,界面新聞得知,各大汽車品牌的4S店幾乎通通會收取貸款服務費,費用大約在汽車售價的3%—5%,或有明確定價,如馬自達、東風日產等4S店收取2000元金融服務費。

這筆多則幾萬、少則幾千的金融服務費,事實上和「金融」並無關係。即在此案上,賓士汽車金融並未主張向消費者或者4S店索取該項費用。而是汽車銷售公司為了增加利潤所巧取的收費名頭。

在支付環節,該女購車者被要求用二維碼支付刷給了誰,則不言而喻。

據界面新聞了解,中國銀保監會曾多次要求各大汽車金融公司彙報提交收取的費用、滯納金、違約金等項目明細,以作規範。但是,4S店美其名曰的「金融服務費」則未有說法。

多名法律從業者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無針對金融服務費的規範文件出台,因此才會發生4S店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務而廣大消費者被收取該項服務費的普遍情形。但依據《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可以拒絕該項費用,但或許在購車過程中將遇到「麻煩」。

在今年3.15期間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8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中,4S店「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就位列維權榜榜首。


「問題車輛」貸款或可由4S店代償

除去目前仍未解決的車輛質量和金融服務費問題以外,接下來該車輛的汽車金融貸款如何償還?有何風險?

界面新聞了解到,消費者使用金融貸款服務購車後,第一次還貸將發生在合同生效後的隔月。如果該女購車者關於車輛質量等問題未能在第一次還款發生前解決,該消費者如不償還貸款,則將被視為逾期。而汽車金融公司按照監管規定,將把逾期情況上報央行、納入徵信。

事實上,類似消費者購房後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應向開發商問責,而房屋貸款卻仍有法律義務償還一樣。購車時,消費者與賓士金融和賓士銷售分別簽署購車合同和貸款合同,在法律上有分割的權利和義務規定。

界面新聞了解到,聚焦到此類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案件上,4S店可向汽車金融公司「代償」消費者的汽車金融貸款本息,以避免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逾期和徵信負面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日本墜毀F35A曾因故障緊急著陸,飛行員仍下落不明
四部門:今年社保繳費減負將超過3000億元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