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它從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漸發展為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的節日風俗活動,成為中國農村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圖為年畫《五子奪蓮》。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江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以及四川綿竹年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楊柳青年畫繼承宋元繪畫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製作時主體色一色刻一個版,往版上刷色,將畫紙扣在上面,用棕刷將版上的顏色拓印於紙上,將幾種版的大致顏色全部拓印完之後,再進行最後一道工序,即人工彩繪。畫面局部的顏色,由藝人用毛筆進行彩繪。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於明代,全以手工操作並用傳統方式製作。藝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條、香灰作畫,名為「朽稿」,在朽稿基礎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線稿,反貼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再經過調色、夾紙、兌版、處理跑色等工序,手工印刷。年畫印出來後,還要再手工補點上各種顏色進行簡單描繪,以使年畫顯得自然生動。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楊家埠年畫局部。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綿竹年畫歷史悠久,起源於北宋,到明末清初進入繁盛時期。綿竹年畫以彩繪見長,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鮮明的地方特色。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綿竹年畫構圖講求對稱飽滿,主次分明,多樣統一;色彩上採用對比手法,設色單純艷麗,構成紅火、熱烈的藝術效果;線條講求洗鍊流暢,剛柔結合,疏密有致,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而誇張變形、象徵寓意的造型,更具詼諧活潑的效果。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桃花塢木板年畫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在色彩上,有桃紅、大紅、藍、紫、綠、淡墨、檸檬黃等諸色,常以紫紅色為主調錶現歡樂氣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設色上,具有樸實、稚拙、簡練、豐富的民間美術特色。

這四大年畫每一種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願意守護繼承的人卻很少

《一團和氣》。此畫寓意吉祥,圖案精美,流傳至蘇州後成為桃花塢木刻年畫的經典題材。(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因斯坦講堂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的窗戶長什麼樣?這些珍貴的文物揭示了答案
又到春茶季,教你如何識別綠茶!

TAG:愛因斯坦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