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用什麼支撐起統一六國的這支軍隊,主要是靠這兩個糧倉

秦始皇用什麼支撐起統一六國的這支軍隊,主要是靠這兩個糧倉

秦國儘管有發達的農業,但是有限的國土面積仍然無法支撐一支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軍隊。國家的決策者丞相張儀和大將司馬錯發生了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應該奪取西面的巴蜀還是攻打東面的韓國。當時的秦王支持了司馬錯的建議,攻佔巴蜀。隨後的歷史證明,這個有遠見的決定為秦國最終贏得統一戰爭鋪平了道路。

秦始皇用什麼支撐起統一六國的這支軍隊,主要是靠這兩個糧倉

然而,2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並不能穩定地為秦軍提供糧草。岷江經常泛濫,旱災也時有發生。在司馬錯之後,李冰來到巴蜀,出任最高行政長官。就是這個人,使成都平原最終富甲天下。李冰在最恰當的地方將岷江一分為二,洪水季節,江水漫過水壩,從遠處乾涸的河道瀉洪;乾旱季節,岷江水被李冰的水壩送進寶瓶口這個狹窄的通道,灌溉成都平原的萬畝良田。這就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修成以後,食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四川叫「天府之國」,就是這個時候造就的。

秦國擁有巴蜀之後,軍糧儲備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史記》中記載:幾十年後司馬錯攻打楚國,秦軍順長江而下,一萬艘船運載了600萬斛的大米。

秦始皇用什麼支撐起統一六國的這支軍隊,主要是靠這兩個糧倉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術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糧食生產,在都江堰之後,秦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但是,秦國的決策者仍然不滿足。

秦國的都城咸陽建在關中平原上,這一帶是國家名副其實的心臟地區。但是,由於降雨量稀少,都城糧食的戰略儲備受到影響,秦王嬴政為此憂心忡忡。

一天,一個叫鄭國的韓國人來到咸陽,他告訴秦王嬴政,在關中平原上的涇水和洛水之間挖一條大渠,把兩條河連接起來,利用涇水豐富的水量灌溉洛水一帶的乾旱土地,關中就不怕乾旱了。這條大渠將有250公里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鄭國的這個建議馬上就得到秦王的響應,說:「這個主意好,我就派你做總工程師,你給我修這條渠。」

在關中平原上,2000多年前鄭國修的渠至今仍有痕迹。考古人員認為,涇河中一些巨大的石頭就是當年鄭國攔河築壩的時候留下來的。

秦始皇用什麼支撐起統一六國的這支軍隊,主要是靠這兩個糧倉

渠修到一半秦始皇才明白:修鄭國渠是韓國的陰謀,是為了消耗秦國國力,使秦人騰不出手攻打韓國。但他仍舊饒恕了間諜鄭國,讓他繼續修渠。

《史記》記載:鄭國渠全長250多里,灌溉農田280多萬畝。它是繼都江堰之後秦國又一個大型水利工程,關中變成了肥沃之地。秦國的兩糧倉就此建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