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1948年9月1日,從紐約駛往蘇聯的輪船「勝利」號在航行途中發生火災,中國將軍馮玉祥遇難。俄羅斯黑海艦隊老兵巴爾經過多年鍥而不捨的研究查證,搞清了與當年事故有關的大量鮮為人知的細節。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條不起眼的快訊

1948年9月5日,蘇聯《紅星報》最後一版不顯眼處,刊登了一條塔斯社的快訊,標題為《「勝利」號輪船發生不幸》:「傲德薩9月4日電:八月初,『勝利』號輪船從紐約起航,駛往傲德薩……因處置不慎,致使電影膠片著火,船在途中發生火災。有人員傷亡,死者中有馮玉祥元帥和他的女兒。該船已被帶至傲德薩。調查仍在進行中。」這篇報道還說,裝殮馮玉祥屍體的靈柩已空運到莫斯科,按照元帥遺孀的願意,屍體已被火化。死者的幾名家眷、蘇軍和社會代表參加了葬禮,死者享受到了陣亡軍人的待遇。

這篇快訊引起了俄羅斯黑海艦隊老兵奧克佳布里·巴爾-比留科夫的好奇。要知道,在1948年秋,馮玉祥身死「勝利號」,這一事件在西方轟動一時,歐美媒體紛紛報道,但蘇聯報紙對這一「不幸事件」卻諱莫如深。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當時巴爾即將從加里寧格勒高等海軍學校畢業。他想方設法打探情況,但除得知已成立一個高級調查委員會外,什麼也沒有打聽出來。幾個月後,巴爾從加里寧格勒高等海軍學校畢業,被授予了海軍准尉軍銜,並再度被派回黑海艦隊。巴爾後來還打聽到,調查在保密狀態下持續了幾個月,斯大林曾親自過問進展情況。1949年初,蘇聯法院對這一事件進行了秘密審判。「勝利」號上的相關人員被判有罪,後來也沒有得到減刑。

在1948年秋前往蘇聯,這對馮玉祥來說絕非偶然。1948年7月,應中共中央邀請,他準備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作為未來新中國的關鍵人物之一,他的意外辭世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猜測。

德國船取名「勝利」號

二戰結束後,蘇軍打撈起一些半沉的德國舊船,在德國造船廠進行了維修,然後將其充實到了蘇聯商業船隊。在這些船隻中,有一艘1928年造的班輪「伊貝利亞」號。蘇聯船隊接手後,為它起名「勝利」號。經改造,「勝利」號的載客量達到了600人。

1948年春,「勝利」號被劃歸黑海航運局,開始往返於傲德薩和紐約之間,沿途搭載從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回蘇聯的旅客和貨物。「勝利」號船上乘務人員共計199人,船長帕霍洛克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海員。他的防火助理叫納博金,接受過專門的防火培訓。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馮玉祥轉道前往中國

1948年6月至7月,「勝利」號迎來了航海學校的50名見習生。他們隨船順利穿越大洋之後,7月31日又從紐約起航,隨「勝利」號踏上了返回傲德薩的航程。在駛離紐約港時,船上只接納了323位乘客,277噸貨物。馮玉祥與家人也上了船,他們準備轉道蘇聯前往中國。

8月31日,「勝利」號折返向西,駛向通往傲德薩。因大量亞美尼亞人離船,船上的旅客此刻只剩下310人。9月1日中午一點,位於傲德薩的黑海航運局電台接到船上發來的航行報告,說「勝利」號已經駛過新羅西斯克,9月2日凌晨兩點即可抵達傲德薩港。此後,船上的無線電通訊就中斷了,但起初並沒有人對此產生警覺。

直到9月2日早晨,黑海航運局才開始探究無線電靜默的原因,並請求出海輪船和沿途港口留意該船行蹤,但沒有人與「勝利」號取得過聯繫,也沒有聽見過「SOS」信號。航運局感覺事情不妙,連忙向黑海艦隊求援,幾架海軍航空兵飛機隨之被派到海上。當天晚上九點鐘,一位飛行員在空中報告說,在雅爾塔東南70海里處,發現了已被燒焦的「勝利」號,輪船周圍還有五條載滿人的舢板。接到通報後,救援隊立即從費奧多西亞和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出發,火速奔向出事船隻。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蘇聯官方稱膠片起火

「勝利」號船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蘇聯官方後來的說法是:9月1日13時,「勝利」號班輪駛經新羅西斯克後,繼續駛向傲德薩。當時的天氣不錯,可謂風和日麗。見船將駛向終點,代理放映員、無線電技師科瓦連科決定,將電影膠片收拾一下,以便靠岸後將影片送迴文化基地。為此,他叫來了水手斯克利普尼科夫,請他在放映完畢後幫忙纏膠片。

電影膠片平時存放在船中部的一個小庫房內,它的旁邊是一些新近設立的三等客艙。電影膠片一部分裝在鐵盒子里,另一些準備倒片的膠片則敞開放在桌上。除了許多部電影膠片外,這座庫房裡還存放了大約兩千張留聲機唱片。在用手搖裝置倒膠片的過程中,因機械部件摩擦而迸出火花,進而引起膠片起火。火星又引燃了旁邊放著的膠片,火焰幾秒鐘就充滿了整個庫房。

見身上的衣服也被點燃,斯克利普尼科夫趕忙跳出庫房,返身關上了庫房的門,並一邊高喊救火,一邊向走廊另一頭跑去。此刻,庫房內熾熱的氣流衝倒房門,灼熱的火焰吞食著走廊的地毯和膠合板艙壁。強烈的氣流裹挾著火勢,沿走廊到達了軟梯旁。火焰順著軟梯進入上一層甲板的前廳,從那裡進入兩個垂直的樓梯豎井,並以極大的吸力迅速升至最上層的船橋。幾分鐘內,火焰包圍了輪船的中部,包括領航室、駕駛室、電台室、船長和領航員休息艙。隨後,火焰開始四處擴散,旋風般蠶食沿路的住所,衝擊救生艇甲板,並逼近貨艙和輪機艙。

值班報務員韋傑涅耶夫被火焰包圍後,從無線電室的舷窗跳出,沒能來得及發出求援信號。船長得知此情形後,命令以備用電台發出SOS信號,但可惜它已在領航室被燒毀了。過了一段時間,船首的船鈴才向全船發出火災警報。接到火警以後,在輪機長茲沃羅波的帶領下,輪機班人員在機器旁用水龍頑強堵截火勢。

經過全力撲救,火勢終於被控制住了。全船有40名乘客在火災中喪生,兩名乘務人員也被奪走性命。

披露馮玉祥乘坐「勝利」號的死亡之旅諸多細節

火災責任人遭重判

在對火災事故進行調查時,調查人員還提出,火災也有人為破壞的可能。調查人員推測,在亞歷山大港口有大量乘客上船,一些破壞分子可能乘機混入其中,從而引發火災。

在不完全否認「膠片因摩擦起火」的判斷的同時,法庭還得出另一推斷:火災跟死去的水手斯克利普尼科夫有很大的關係。法庭經過調查後確認,在此次航程起航前,在明知船上只有一個可存放8部電影膠片的專門儲藏室的情況下,船長帕霍洛克和消防助理納博金竟無視安全隱患,一下子就接收了41部寬膠片電影,並將這些易燃的膠片放在了不具備防火條件的下層甲板客艙之間。斯克利普尼科夫是放映員科瓦連科叫來幫助倒片的,但這名水手對電影膠片的常識卻一無所知。而身為船上的消防負責人,納博金既沒有讓船員進行過消防演練,又對違反消防安全的現象不聞不問,許多船員竟然連滅火器都不會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寒食雨之後——蘇東坡的《寒食帖》背後
陳獨秀生命中的最後歲月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