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是什麼原因導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歷史和我們想像的不同

是什麼原因導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歷史和我們想像的不同

大家好,祝大家在2019年里能順順利利,開開心心每一天,下面是本期內容。

從司馬懿被排擠到高平陵之變,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就算是從司馬懿徹底離開朝廷,也有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了,此時突然發動政變,真的使人難以理解和接受。此時的司馬懿的勢力都因為自己退出而削弱,這時候發動高平陵之變對於司馬家族來說很不利。如果政變成功,司馬家族勢力會變強。而如果政變失敗,司馬家族就會面臨被滅滿門的危險。

司馬懿雖然在曹魏幾十年,交際能力廣泛,但是一個人退出政權十年之後,可利用的各種資源都會十分有限,是什麼讓司馬懿決定這樣做呢?因為司馬家族有一定的能力,還有其他幾個人的幫助,其中蔣濟在高平陵之變中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在後人的眼中,司馬懿能夠爭取到蔣濟等人的幫助,直接推動了高平陵之變的成功。因為蔣濟在曹魏政權中有一定的威望。同時,在高平陵之變中,參與政變的人都發揮了自己用處。

在政變中,司馬懿自己帶領一部人自己的人去佔領曹魏的放置兵器的地方,使曹爽帶領的軍隊沒有充足的兵器可用。司馬孚與司馬師則在宮門處列兵等候,司馬昭負責監視曹魏的皇宮,蔣濟和高柔分別負責攻佔曹爽和曹芳的軍營。等這些任務都分配完了以後,司馬懿在與蔣濟一起在洛水浮橋駐兵,為了防止曹爽軍隊進行反攻。

其實司馬家族能夠政變成功,還有一個原因。在洛陽的準備做好以後,司馬懿挾持郭太后,讓郭太后下命令廢除曹芳。同時讓人給遠在高平陵的曹爽帶話,如果曹爽肯讓出自己的兵權,曹爽兄弟等人可以繼續得到以前所有擁有的優待。曹爽兄弟幾個人在一起商量之後,打算將兵權讓出去。一開始司馬懿按照對他們的承諾,給曹爽等人較好的待遇,但是時間不久,就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滅族,並且連同跟隨曹爽的人也一併斬處。

曹爽身為曹魏大將軍,為何會敗給司馬懿?有三個原因。其一,曹爽一家人居住洛陽城內,而曹爽又是一個寵愛妻兒的人,他肯定不想讓自己妻兒落入司馬懿之手。所以,曹爽為了自己的家人放棄了兵權,向司馬懿投降。其二,司馬懿雖然在曹芳登基之後逐漸被曹爽代替,但是自己手裡卻還有一批只對自己效忠的死士。

說起死士,大家都應該知道一點吧!司馬懿花重金養死士,為了什麼?他多年以來的精密的計劃,當然不能有一點閃失。死士以一當十,戰鬥力比一般士兵強。這可能就司馬懿養死士的原因。其三,曹爽手上掌控著曹魏的全部軍隊,位高權重。但曹爽性格懦弱無能,膽小怕事,當初曹睿只是看在面子上才授予他大將軍稱號。他知道司馬懿背後的力量,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不能評價他做的這件事對與錯。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等人手握大權,但是他也沒有立刻去稱帝,同時也告訴自己得兩個兒子在自己去世之後不要有稱帝的野心,原因是什麼呢?他培養自己的孫子的能力,將稱帝這件事寄託到了他身上,司馬懿曾多次向自己的孫子說起這件事。司馬懿為何不讓自己的兒子稱帝呢?

原因可能就在於,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是帶兵打仗之人,會武功。如果一人稱帝,那麼就有可能會發生兄弟相殺的事情,這也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在他去世的時候,曾告誡他們這件事。不僅這樣,他對自己當皇帝這件事進行了深刻分析,他認為自己已經老了,當皇帝已經沒有意思了。況且,曹魏政權還沒有徹底滅亡,如果現在自己當皇帝有可能會被後人指責。司馬懿也崇尚儒教,這也是他選擇不稱帝的一個原因吧!由此看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是一次細緻謹慎的準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文章內容,喜歡的小夥伴們歡迎評論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不甘平庸的我 的精彩文章:

歷史最硬氣的3位皇帝,無法挽回社稷,但求活的尊嚴

TAG:一個不甘平庸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