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有男孩,爸爸要更努力才行

家有男孩,爸爸要更努力才行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

1

有一位媽媽發朋友圈說,「你覺得孩子好帶?那是因為你生的不是兒子……」

引起了很多媽媽的共鳴。

家有男孩,大家幾乎都感同身受:

天天拉你打架……

滿屋子的玩具書本,總是收拾不完……

翻箱倒櫃是家常便飯……

家裡的沙發是蹦蹦床,而他們自己是天生的掃地機器人……

養男孩,的確會更累,需要我們傾注更多的耐心。

每一次,跟媽媽們說,養男孩,一定要懂得「退位」,讓爸爸們上。

但是最多的回答是:「其實媽媽都很想退位,但是爸爸們都在哪裡?」

其中滿滿的無奈。

家有男孩爸爸,需要更努力才行。

2

我覺得所有的男孩跟父親的關係,都要經歷三個階段:

如果你仔細傾聽,會聽到男孩們會經常說:

「爸爸,你真厲害!」

「爸爸,我也要像你一樣跳這麼遠!」

「我的爸爸是最棒的!」

這就是第一個崇拜階段:一般在幼兒階段,他們以父親為榜樣,跟著父親學習如何做一個小男子漢。

剛開始,他們會悄悄模仿爸爸的行為。

還記得小小魚兩歲多的時候。

有一次我在背著手散步,回頭瞧他,他也正在嘗試著把兩隻手在背後搭起了。

雖然有點笨拙,但還是有模有樣地走著。

孩子小小的期待,就是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

他們不僅僅需要母親溫柔的愛。

也喜歡爸爸不一般地味道。

孩子和父親會有一些特殊的對話,比如肢體語言。

有一位媽媽描述丈夫與兒子的關係:有時,我覺得丈夫與兒子之間的關係像一個謎,他們總是扭在一起打打鬧鬧、你追我趕、互相撓痒痒。他們之間打鬧的方法我完全學不會,也理解不了。

男性和男性之間會有特殊的語言。

有時候,我和小小魚玩的一些遊戲,媽媽參與不了,我們甚至只要嗯一聲,或者說一個簡單的詞,就能知道下面做什麼。

而這些都來自平時的陪伴產生的心有靈犀,也有很多是我們男性特有的語言。

心理學家會告訴我們,父與子在打鬧中所進行的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

而這樣的溝通,是父子專屬的。

因為母親的愛,溫柔而細膩,孩子從這兒得到安全感;而父親的愛粗獷、深沉而曠達,孩子從這兒找到方向感。

特別是男孩,他們以自己的父親作為終身的參照物。

「我能做得像爸爸那樣嗎?」幾乎每個男孩成長過程中都會無休止地在內心參照自己的父親,問自己這個問題。

一般到了3歲後,男孩們更喜歡跟爸爸在一起玩。

因為他們有了性別意識後,就會意識到自己跟爸爸是一樣的。

也是男子漢,就會建立一種性別認同感,觀察和模仿父親的語言以及行為。

男孩們通過觀察父親和其他男人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感受一切。

我發現,兒子好像總是有一根天線專門放在我這邊。

他對我喜歡的東西,總是第一時間關注過來。

生怕錯過某一個精彩時刻一樣。

有時我看書本,遇到有趣的情節笑出聲來,他聽到了就會跑來要我給他讀。

我有時看手機,遇到有意思的新聞,跟老婆談論時,他也渴望著參與我們的話題。

他們有時也會觀察爸爸對待媽媽的方式。

如果你愛妻子,尊重妻子,孩子也會感受到這份愛帶來的舒適輕鬆的感覺。

3

當我們的小男孩覺得自己足夠厲害的時候。

比如在兩歲多,很多小男孩就天不怕地不怕,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

到了3-6歲的時候,隨著能力的不斷增加,他們會繼續保持這樣的一種感覺。

就進入了第二個挑戰階段:當孩子到了3歲以後,就會開始去跟爸爸比,邊學習邊競賽,挑戰爸爸。

他們甚至不願意跟自己的媽媽玩打架遊戲,覺得媽媽太弱了。

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去挑戰爸爸,直到戰勝他。

這樣的打鬧遊戲,其實對男孩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能給孩子一個學會自控,遵守規則的練習。

比如在打鬧前,我都會跟小小魚制定規則,比如不能打的部位有哪些?

不能使用工具作為武器。

什麼時候可以結束了。

這些如果沒有人教他們。

往往需要在外跌跌撞撞很多次才能學會。

我們說父愛給孩子方向感。

對於「方向感」這三個字的理解,我覺得是規則帶來的秩序感。

就好像我們開車一樣,行車的交通規則讓大家知道該如何行駛,不至於全亂了套。

我們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不是束縛他,而是保護他。

我常常會陪兒子在外邊玩耍。

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

孩子們會不斷地去檢測所有的安全尺度,以及規則和紀律。

他們會在一個自己認為安全的環境下,自由大膽地冒險。

有些動作我們看上去很危險,比如攀爬一些比較高的台階欄杆。

但是他們早已經去嘗試了很多次。

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並且給予他一些指導。

孩子會覺得更放心,有時會邀請大人一起玩。

但是男孩的天性使然,會更加喜歡挑戰秩序。

所以家庭中如果尊重他的天生,這個孩子會表現出很強的創造力。

但是如果沒有規則感,他進入學校後就會喪失方向感。

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最後碰壁了,挨批評了,然後就想著叛逆,逃離。

所以在平時的教育中,爸爸們比媽媽要剛硬、直接很多。

比如打鬧遊戲中,不一定抱頭讓孩子打過癮啊(很多老人和媽媽就會這樣做。)

其實也可以讓他們嘗嘗拳頭碰拳頭的疼。

只要把握了度,也可以讓他們吃點苦頭。

這樣不至於覺得自己天下無敵啊。

今後遇到了挫折,也能接納。

4

最終,優秀的孩子在很多地方會超越父親,進入第三個超越階段。

我們要給予的是同行和支持。

特別是爸爸要給男孩堅定的支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爸爸,我要超過你!

爸爸,我比你快!

哈哈,我贏了爸爸啦!

這些話幾乎是小小魚這兩年跟我說的最多的。

每次帶他出門,我們會跑一陣。

如今他的速度我還真的只能跟他打平手。

有時慢了就會被他超越。

我能感覺到他超越我的快樂。

雖然男孩們一直默默把爸爸當榜樣,卻也一心想要超過爸爸。

而且,優秀的孩子長大後,最終真的會超過自己的爸爸

其實,我也享受著這種被超越的感覺。

這是孩子成長的見證。

有時候,我們要大方地認輸,這又有何妨呢?

比如跟小小魚下國際象棋。

為了培養他的興趣,我每次都不會「全力以赴」的。

所以有時會贏他,有時又會輸給他。

有的爸爸說要鍛煉孩子的抗挫折力,比賽的時候就是要讓他輸。

還有爸爸覺得輸給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怕在孩子心中沒了威嚴。

或者擔心孩子總是想贏,輸不起。

其實在3歲多的時候,我發現小小魚也輸不起。

那時候跟他下五子棋,他輸了就會哭鬧。

那時候我只能耐著性子跟他說輸了也沒關係。

但是基本沒有用。

只能當時哄好他,後來再讓他贏幾把。

贏了他就很高興。

這時我就告訴他。「你看,爸爸輸了,也沒事,看到了嗎?輸了我們可以多練習,繼續下一盤的。」

教會孩子學著去接受輸,同時總結經驗再戰。

一次又一次這樣的示範,他就能接受了。

而且爸爸有時輸一輸,讓孩子體驗一下贏的感覺,對孩子是一種鼓勵。

如果總是輸,很難堅持下去。

很多人說做媽媽,要學會「示弱」。

我覺得做爸爸,就要學會善於「認輸」。

其實,做了爸爸,我最想對孩子說的是:

謝謝你,讓我成為了你的爸爸。

因為我看到自己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好。

我覺得能做好一個父親,是值得一生為之奮鬥的事。

我從中得到了滿足和快樂,孩子的健康成長給了我最好的回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家長請忍住!
養男孩,媽媽需要懂得「退位」,爸爸要儘早回歸!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