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巍巍大漢:英雄的時代12

巍巍大漢:英雄的時代12

兩軍對峙中楚軍做為進攻的一方,自然需要速戰速決取得戰果,如果一直么跟對方隔河相望肯定不划算,於是項梁再次命令項羽和劉邦率領一支楚軍單獨行動繼續西進,項梁則帶領主力繼續牽制章邯。

再次分兵行動的項羽西進遇到的第一座大城是定陶。定陶在古時候號稱「天下之中」,人們認為這裡是天下最中心的地方。在秦朝的地圖上以定陶為中點,南北道路在此縱橫交匯,交通十分發達,對帝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在。

如果項羽拿下定陶,佔領這個交通樞紐,就能使楚軍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但是按照要致富先修路的原理反推,交通發達的地區歷來是商賈聚集之地,地區經濟也會相對發達,所以定陶城牆在修建的時候可以說是真材實料毫不含糊,而且朝廷的統治者嬴政本身是一個土木工程建設的愛好者,在工程建設上容不得一絲的馬虎,所以秦朝在工程質量上要求的嚴謹程度是極高的:朝廷明令規定每個工程修繕完畢之後如果一年內出現問題,工程的主要負責人甚至主管工程的朝廷要員都要被追責。

為了更容易進行事故責任的調查,秦朝要求製作的工匠在每一顆城磚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旦出現事故,調查員只要到現場撿起一塊磚頭就可以很輕鬆的找到事故責任人。因此,絕大多數秦朝廷官方主持的工程質量都是有保障的。

定陶的城牆在秦朝統一之後應當修繕過,做為當地市政工程建設的標杆,自然是狠了命的往裡加工加料。項羽不是城管,他的牛叉在於真刀真槍的干仗,對於拆遷卻不擅長,部隊連人帶馬在定陶城下一番折騰也就刨了幾個坑而已。無奈之下項羽只好繞過定陶繼續西進,沒想到卻意外的遭遇到了另一股秦軍。

原來楚軍在濮陽、定陶的進攻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於是秦帝國宰相李斯的兒子,泗川郡守李由親自率軍馳援——本來是要來個內外夾擊的,結果自己卻像中了圍城打援之計一般與項羽的楚軍撞個正著。接著便發生了一場遭遇戰——野地里沒有城牆的掩護,結果自然是一邊倒態勢,項羽身先士卒,將士三軍用命,迅速的就擊破了秦軍的大隊人馬,連秦軍主將李由也被斬殺於陣前。獲勝後項羽趁熱打鐵,挾大勝之勢繼續西進向外黃一線進攻。

之前數次大敗秦軍,項羽又斬殺了李由,這讓楚軍統帥項梁一下子飄飄然起來,誰說秦軍猛於虎也?只不過是之前六國的軍隊都太過廢柴罷了,也就是我項梁晚生了三十年,不然天下早就姓楚不姓秦了。於是項梁也再不屑於跟縮頭烏龜章邯在黃河兩岸對視,轉而率領楚軍主力進攻定陶。

然而打仗不同於請客吃飯,來不得半點驕傲和馬虎。章邯死守濮陽,卻也在黃河對岸偷偷的調動帝國內部所有可動員的預備役補充自己的軍力,甚至來調來了鎮守北方的長城軍團,並且利用比鄰黃河之便走漕運補充了糧草。總之在濮陽這個烏龜殼裡的秦軍又重新發育成一隻猛虎,而項梁卻沒有足夠的警惕。在項梁轉攻定陶的時候,濮陽的秦軍尾隨而至突然出擊,夜襲定陶城外的楚軍營地。

章邯夜襲所用的辦法叫「人銜枚,馬勒口」。

通常意義上來講,這是為了偷襲時起到靜音的效果。

但可能裡面會有另一層含義:

這種辦法的具體做法是將馬口用籠子套住使其不能發聲嘶叫,而人則用一種類似於筷子的東西橫置於口中咬住,兩頭再用繩子繫於頸後,讓你有話說不出,東西吐又吐不掉。

人在戰場上臨敵之時本就會因緊張導致腎上腺素分泌過度而戰慄不已,銜枚勒口之後不能大喊大叫以壯膽色,結果是連人帶馬都憋得慌,只好將一腔怨氣撒在所見的一切事物之上,不管是打砸搶還是殺起人來也格外的利索。

這一戰的成果出乎了章邯的意料,不僅完全擊潰了楚軍主力,甚至連項梁也死於亂軍之中未能倖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空因海而藍 的精彩文章:

用化解忌神力量的方法來解災
關於黃帝的結局,黃帝升天

TAG:天空因海而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