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方孝孺小楷《默庵記》,骨子裡的筋道

明代方孝孺小楷《默庵記》,骨子裡的筋道

世人之好誕者死於誕

而終身不知其非者

明代方孝孺小楷《默庵記》全卷欣賞,洪武十八年(1385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卷凡三十二行。有楷書、行書;楷書於歐柳為近,行書秀雅,並有剛毅之氣,即以書論,亦為彝倫之冠冕。每行字數不一。共六百三十四字。此幅《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以現在人的眼光看歷史人物,我們會由衷的敬佩那些忠誠、堅定、有氣節的人傑,嘆息那些為了道德和操守而殉節的人,代表人物不少,如方孝孺、文天祥等。方孝孺的書法,值得了解。

方孝孺幼聰慧,6歲能詩,人奇其才。洪武十五年(1382),東閣大學士吳沉等起薦方孝孺,應徵至京,在奉天門奉旨作《靈芝》、《甘露》二詩,甚合上意。賜宴時,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幾具,試其為人,方孝孺正之而後坐。朱喜其舉止端莊,學問淵博,有期待日後輔佐子孫之意,厚禮遣回鄉。此後十年,居家讀書寫作,著《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

方孝孺說,他是見「世人之好誕者死於誕,……而終身不知其非者」而作(《遜志齋集》卷六)。《越巫》,文從沈夢了解,文章生動地描述了慣於裝神弄鬼的越巫,被惡少裝鬼而嚇死的故事,鞭撻了招搖撞騙、自欺欺人的越巫之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天恩慈航寺普光明藏百萬大供燈第一輪供燈祈福法會開始報名啦!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