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我叫梓君,36歲,離婚一年多,有個三歲的孩子。

前年鬧離婚時,正在熱播《我的前半生》,巧了女主也叫子君,羅子君。

我對離婚本來還有點猶豫,但看到女主離婚後的重生,加上又和我重名,我就覺得一切都是定數,應該試試。

可離了一年多,見了很多人,結果一個不如一個。「賀涵」的影子都沒見著,感覺電視劇都是騙人的。

現在孩子大了,要上幼兒園了,前夫來求複合。家人也勸,對孩子最好的只能是親爸。

我又猶豫了,一方面我害怕感情淡了,日子過下去也就是將就,另一面我又擔心,再婚也不一定能找個更好的。

我到底要不要復婚呢?」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要不要復婚,這選擇題確實不好做。沒有人從火坑裡爬出來,還會轉身再跳下去,除非她已經能確認火坑已經不是火坑了。

還有一種可能,就像上面的梓君,她跳出來才發現,原來外面的坑更黑更燙,還不如老坑舒服呢。

這兩種選擇,前者需要評估「火坑」的變化,後者需要評估我們對「火坑」的接受度。都看明白了,才好下這個決斷。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什麼離的?

首先,別看「復婚」和「再婚」就差一個字,但感覺完全不同。「再」是說又一次,換個人發生一段新感情,而「復」是修復,是和那個熟悉的人從破裂的感覺上重建關係。

重建關係,第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得討論為什麼離的?

為什麼離,兩個人的看法肯定不同。

雙方都會從自己的感受出發。一方可能覺得無望,痛苦,另一方可能覺得是厭煩,想解脫。

無論如何,如果有復婚的念頭了,雙方離婚的原由,都必須有對應的解決方案。

比如雯雯和帥帥,帥帥出軌被雯雯發現,帥帥回歸求原諒,雯雯接受不了,但也不想離,接著幾乎每天聲討,控訴,追細節。

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帥帥越來越扛不住了,覺得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兩個人在一起就是痛苦。雯雯也無力解決現狀,於是雙方協議離婚。

離婚時,雙方認為的離婚原因分別是:

雯雯: 我沒法再信任你了,我的安全感被打碎了,每天抓著你,我也痛苦,但還不是你造成的嗎?

(總結:我需要安全感,你給不了)

帥帥: 你就想借著這個事,讓我一輩子給你當奴隸。你只要不原諒,我就欠你一輩子,我就得一直一直補償你。

(總結:我需要被原諒,但你就是不給)

離婚後,雯雯開始做心理諮詢,她發現自己與帥帥之間存在的問題。

自己是索取方,對方是給予方,自己沒有安全感找對方要。反過來,自己卻不能給對方什麼情感支持。這種單向給予,讓雙方都覺得不安。


「原來,我覺得他並不需要我,所以才感覺他遲早會離開。」

再深挖一些,雯雯發現自己的不安全感與原生家庭有關,自己沒有從父親那裡獲得安全感,於是就把帥帥投射成了父親,造成了婚姻中的不平衡。

而帥帥通過家庭治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問題,比如渴望被母親認同,但是很難,結果就導致自我認同感很低。

長大後,事業不順時,就傾向於找異性來獲得認同感,而這一點不解決,必然會給關係造成很大隱患。

於是,雙方的解決方案是,雯雯的安全感缺失問題,通過專業諮詢解決,而帥帥的原始認同感缺失,也需要通過正確的途徑來重建。

復婚後,帥帥只需要作為丈夫,給雯雯提供安全感,而雯雯也只需要作為妻子,給帥帥認同感。雙方都有成長的空間,需要撤掉自己在『火坑』里點的那把火,然後共同打造一個新的家庭環境。

以上只是一個案例,具體每段關係破裂的原因都不一樣。

如果想復婚,關鍵看雙方能否都有一些反思,然後主動為關係修復做些什麼。

我見過許多只是一方懇求,而另一方高高在上的復婚。

這種復婚,如果高高在上的一方內心有了反思,只是礙著面子沒放下身段,復婚後會有調整,那還好說。

否則,如果真的只是一方承認錯誤了,把責任百分百承擔了,另一方只作為監督方,審判方,那這種關係還會有很多隱患,前景並不樂觀。

在我看來,復婚前,關係需要恢復到一種平等的狀態,起碼感覺像朋友了:

我們不再相互抱怨,而是坐在一起可以推心置腹地談感受,雙方都有意願加深對彼此的了解,這樣的感覺才有複合的可能。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什麼要復婚?

評估雙方復婚的動力,這點比上一點更重要。

像文章開始的梓君,她離婚是想找個「賀涵」來拯救自己,結果沒找到,所以,退而求其次考慮復婚。

整個過程都在向外求,誰能滿足我,誰能回應我?這只是挑選,沒有反思,沒有成長。如果在自我停滯的情況下,對方一般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如果在雙方都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復婚,這就意味著雙方已經接受了現實,降低了期待。然而,認命是很難的,尤其是喜歡向外尋的朋友。

這種的妥協像什麼?

這就好比我很餓,但家裡只有一個干饅頭。吃第一口還能忍,但稍微填了一點肚子,馬上就想把它扔了。說到底,妥協是無奈,並不是選擇。

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種妥協,最多的是為了孩子。

對方不是個好丈夫,但是,好像還能當個好父親,那為了孩子,我們復婚吧。但說是為了孩子,其實也是為了自己。


「我的人生已經毀了,怎麼都過不好了,那如果能幫孩子把人生過好,我也算有存在的意義了。」

這樣的心裡話,說的是絕望,說的是自己的人生已無盼望了,需要有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孩子,孩子需要我。

但是好好想想,一個心中無望的母親又能給孩子指導出一個怎樣的人生呢?

歸根到底,有願景的復婚,它的動力不能是妥協。它一定是我們成長了,改變了,然後全新的我和全新的你,都覺得我們之間的問題可以解決了。

我們的動力是,在一起的話,會有美好的未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為了孩子復婚後,老公又出軌了」

對未來的設計

最後一個需要評估的,或者說需要協商的是未來的目標。

剛結婚的人,未來目標都很不接地氣。我們會好好的,我們會幸福的,具體怎麼個好法不知道。

然而真正經歷了婚姻,而且和某個人磨合了那麼長時間以後,我們再定未來的目標,那真的是可以具體到一張床,一個計劃,和一刻鐘的時間。

「誒,告訴你個事兒,我現在正在幸知孵化班上課。我想好了,光讓你一個人工作,你壓力也太大了。

孩子現在上學了,我時間也充裕了,我想做諮詢師,補貼補貼家用。

主要復婚以後,我想跟你更同步一點,體驗一下你工作的辛苦。那反過來,我也希望你能理解一下我在家的辛苦,一周幫我給孩子輔導一次功課,做一次家務,你看行嗎?」

「咱們過去這段時間,確實溝通的太少了,都生疏了。我想以後不管多晚,睡前哪怕15分鐘,咱們都說說這一天的情況。你願意嗎?」

小細節的共同目標,是雙方一起在設計未來生活,生活里有雙方都想要的東西。這樣的感覺確立了,一起朝著這個方向前進。這才是真正的復婚,真正有靈魂的復婚。

以上三個維度:

  • 為什麼離?
  • 為什麼復?
  • 共同目標?

最後補充一點,很多人離婚是感覺自己看錯了人,覺得原來認識的那個人並不是他真實的樣子。在一段時間裡,我們會過度妖魔化對方,覺得對方太可怕了,然後離了。

接著又因為內心還是需要他,或者對方刻意表現,我們又會懷疑自己是否錯怪了他,然後又在心裡美化他。

這兩個極端都不可取。深度了解一個人,絕不是簡單地貼標籤。這需要我們了解人性,需要我們對一個人的過去有充分的認知。

修復關係的能力,說到底還是我們對人的理解能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這才是關係經營的基本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這話害了多少人!
40歲高圓圓官宣懷孕:女人的最大價值,從來不是結婚生子

TAG: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