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有車一族別忽視身體的「投訴」,這幾種車問題會引起身體不適

有車一族別忽視身體的「投訴」,這幾種車問題會引起身體不適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隨之而來,開車所造成的健康問題、交通傷害也與日俱增。近日,有數據顯示在1200名有車族中,468名工作後有疲勞感,佔38%。為此,慈銘體檢集團博士韓小紅提醒,心血管疾病侵襲、噪音對情緒干擾等將是有車一族不可忽視的隱患。

有車一族別忽視身體的「投訴」,這幾種車問題會引起身體不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可接觸多種職業性有害因素

「有車族開車過程,無論是腦力還是體力方面,都是一項相當緊張的勞動,其操作過程中,可接觸多種職業性有害因素,如汽油、一氧化碳、四乙基鉛,雜訊、振動等。」韓小紅博士表示,這些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傷害主要表現在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心腦血管功能等。從而引起植物神經功能混亂,造成外周和心腦血管收縮、心電傳導性改變和心機缺血性改變,同時可降低駕駛人員的思維能力、判斷力,對行車安全造成潛在的危險和障礙。

中國醫師協會HMO陸希祥主任則指出,雜訊對城市有車族情緒也有很大影響。如果平均雜訊在規定標準85dB(A)以下,鳴笛聲音在98.1dB(A)以下,如果超過這個國家標準範圍的,就會對人體產生有害作用;雜訊頻譜分析顯示,駕駛室內較強雜訊主要集中在低頻段。長期接觸一定強度的雜訊,可引起人的情緒變化,如引起抑鬱、煩惱、易激動、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另外,通過對相關因素的分析,表明年齡與疲勞也有關係。

有車一族別忽視身體的「投訴」,這幾種車問題會引起身體不適


腿力和腰椎最容易受損

慈銘體檢集團首席終檢張守義教授認為,「有車族」的腿力和腰椎特別容易受損。這是因為有車族在開車的過程中,經常使用腿和長期靜坐在車位上造成的。因此,張守義建議,有車族要避免腿先衰,就必須多參加運動。最好選擇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參與的運動,如跑步。年輕人還可以通過器械來鍛煉,進行負重練習,或者打球。年紀大的可以進行有氧跳操、快走、騎自行車和慢跑等。要防止腰椎受傷,首先要保持正確的駕車姿勢,確保腰椎受力適度。身體過胖或有「啤酒肚」的駕駛員,應控制體重。駕車者還應注意,下車後可散步幾分鐘。其次,一次駕車時間一般不宜過長,一般每隔兩小時可停車休息。遇到路況不好時,車速不能過快,操作不宜過猛,否則汽車的劇烈顛簸對腰椎的傷害極大。駕車者多次發現腰部酸、脹感時,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檢查。

有車一族別忽視身體的「投訴」,這幾種車問題會引起身體不適

身體出現「投訴」狀況,要及早就醫

「有車族要重視開車所帶來的身體健康『投訴,』並進行必要的健康體檢,腦子中要時刻有健康的『弦』綳著。身體出現狀況後,要重視身體的『投訴』,及時、及早的到醫院進行求醫問診。」韓小紅博士建議,有車一族在日常開車、生活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長期開車缺乏必要的運動嚴重影響健康,每天最好保證半個小時的活動,外出路途不遠時最好能以步代車。

如果擋風玻璃質量差,需注意視力疲勞。開車時間儘可能減少,最好相隔一段時間把車停在安全地帶閉目養養神。

汽車的震動會通過方向盤直接傳遞給人體,長此下去極易導致肌肉痙攣、萎縮,甚至使

骨關節發生病變。開車時一定要戴上駕駛專用手套。此外,可在座位和靠背上墊上富有彈性的墊子。長時間開車應適當活動一下指關節。

播音樂音量不宜太大,同時可戴防雜訊耳塞。反覆接觸強雜訊,就會造成不可逆性耳聾。

長期開汽車空調,空氣會渾濁。最好每隔一段時間把車窗開啟5分鐘讓空氣流通。

超速駕駛,需注意心率過速。長時間高速行車,可影響心血管功能,還容易誘發冠心病。

如車輛速度超過每小時80公里,心率會增至每分鐘100至110次;車輛行駛速度每小時120公里以上時,心率會超過每分鐘110次。建議在實際駕駛中,應正確認識自已,做到該慢則慢,當快則快。

文|健康養生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醫西化管理三大弊端
中醫常用的三種退熱法 可以學起來

TAG:健康養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