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5重大突破 讓遼寧艦戰力翻倍,日本准航母被甩的更遠了

殲-15重大突破 讓遼寧艦戰力翻倍,日本准航母被甩的更遠了

殲-15艦載戰鬥機在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進行的夜間起降,一直以來是媒體十分關注的熱點話題。去年官方在5月24日首先播放了殲-15在"遼寧"號航母開展夜間起降訓練的畫面。尤其在近日,各路媒體紛紛對殲-15於夜間在航母起降再次進行強烈的關注,因為4月23日是人民海軍70歲的生日,屆時"遼寧"號會出現在海上閱兵式中,所以,人們才會將重點放在讓"遼寧"號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夜間起降上。

針對這種能力,在全球最具備航母使用話語權的美國也稱,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成為了美軍真正的對手。在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依然在維修廠里維修,甚至瀕臨退役的情況下,中國自然有資格作為美國的對手。中國也是全球少數能掌握艦載機夜間起降的國家。這也代表著,"遼寧"號上的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水平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平台和艦載機的協同訓練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這些進步都是海軍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取得的。

無疑,艦載戰鬥機夜間起飛和白天一樣簡單,但降落的難度則非常高。在黑夜環境中,人類所能看到的東西是十分有限的,本來,在航母上降落就是十分困難,如果加上黑夜,試圖在茫茫的大海中對準小小的甲板,難度則成倍增加。我們曾經看到的有關航母艦載機事故的資料,多數在夜間發生。在白天,艦載機飛行員能通過光學助降系統,在信號官的引導下安全著艦。在晚上,能見度強得情況下能看到光學助降系統上的燈光,但系統因天然解析度掣肘(即便是最新的該系統,其光源雖然採用了LED或光纖,但這種問題依舊無法解決),降落時還會讓艦載機預設的下滑坡道變化不顯著,容易導致降落角出現偏差,進而導致著艦失敗。夜晚如果碰上大霧或者大雨,能見度因此降低,降落的難度就更高了。因此,夜間著艦也被成為艦載機飛行員的噩夢。

美國在夜間著艦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比如以1954年為例,美國海軍損失了近776架艦載戰鬥機,535名飛行員因此殞命,其中,夜間著艦的機毀人亡事故高出晝間的四倍。艦載戰鬥機規模一向強大的美國,在今天其能完成夜間起降的飛行員,也不過40%,足見這一難度。

因此中國完成這一壯舉,足以讓在這領域保持優勢的美國海軍刮目相看,也顯得更不淡定,認為中國沒有任何的航母使用經驗,就輕鬆完成夜間起降科目,體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和高超的水平,這種對手在日後不能輕視。

目前,"遼寧"號航母上的助降系統師承俄羅斯的一款名為"電阻器"的著艦進場無線電引導裝器、和一款名為"月亮-3"的光學著艦系統,我國在這兩者的基礎上研製了適應"遼寧"號的助降系統。

再看日本煞費苦心地要把"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改裝成航空母艦,其屆時裝備的美國F-35B則為垂直起降版戰鬥機,因此不會面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國航母的彈射/滑躍起飛,也不會面臨險惡的夜間著艦科目。這就讓航母變得有些小兒科了,畢竟F-35B在垂直起降階段非常耗費燃料,這也限制了其續航力,航母的優勢反而因此喪失,這就讓"出雲"成了徹頭徹尾的准航母。(利刃/Dar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正能量V 的精彩文章:

正與中國聯合研製大客機,轉頭又出新機型,怕並不是民用客機吧?
土耳其更糟心了 第二批S400即將交付中國,配置的導彈很亮眼

TAG:武器正能量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