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能即位,完全是孫策的決定,但為何後來孫權不知恩圖報?

孫權能即位,完全是孫策的決定,但為何後來孫權不知恩圖報?

三國時的猛將孫堅之所以被稱為江東猛虎,是因為他出身江東吳郡,而實際上孫堅的一生並未在江東征戰,在中原討伐董卓,在荊州討伐劉表。實際上真正霸佔江東的是他的兒子孫策,孫堅死後,殘部依附於袁術,孫策對於一直依附於袁術十分不滿,恰好這時呂范來勸:江東乃是將軍故土,刺史劉繇無謀,何不趁勢取之?孫策於是乎抵押玉璽向袁術借兵,跨江擊劉繇,一鼓作氣襲取江東六郡,穩固了孫家的基業,後來孫權即位,正是繼承了江東六郡的土地。

孫權能即位,完全是孫策的決定,但為何後來孫權不知恩圖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然而仔細研究,我們卻能夠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孫權229年稱帝,孫堅被稱帝之後的孫權尊為吳始祖武烈皇帝,而孫策卻僅僅被追封為長沙桓王。要知道打下江東六郡基礎的並非孫堅,而是孫策,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孫策有好幾個弟弟,群臣都以為孫策會選擇性情與他更為接近的三弟孫翊作為繼承人,沒想到孫策卻指定了孫權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可以說孫權即位,完全是孫策的選擇,那麼孫權為什麼不知恩圖報,將兄長孫策追封為帝呢?

其實孫權對孫策的感情並非是一致的,在孫策去世之前,孫權對於自己這位大哥是抱有崇拜之情的。因為孫策橫掃江東六郡,打的劉繇數萬大軍落荒而逃,時人稱之為「孫郎」。就連曹操、袁紹這樣的重量級諸侯都不敢對孫策不敬,曹操更是擔心孫策輕兵奇襲,十分憂慮。此時的江東正處於強盛之中,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孫策在江東地位崇高,孫權等人的地位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但是隨著孫策的死,江東的形勢忽然變得不穩固起來。

孫權能即位,完全是孫策的決定,但為何後來孫權不知恩圖報?

孫策死後,廬江太守李術公然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暗通曹操,孫靜長子孫暠更是企圖從孫權手中奪過大權,丹陽太守孫翊被媯覽和戴員暗殺,孫河也遭到殺害,除此之外豫章郡和會稽郡數萬山越也蠢蠢欲動,伺機作亂。雖然孫權任命周瑜、程普等人領軍消滅了叛亂,但是他卻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的威望比不上大哥孫策。本來孫策存在時,這些叛亂各個不敢動彈,孫策一死全部都爆發出來了,因此孫權對昔日崇敬的大哥不免抱有了一絲怨恨。

既然叛亂已經削平,那麼下一步的任務就很明顯了,那就是削尖孫策的個人威信,增加自己的威信。而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莫過於提拔一批新臣,打壓一批老臣,因此諸葛瑾、魯肅、徐盛、顧雍、周泰等新臣得到了孫權的重用,而且還發生了「孫權勸學」,呂蒙和蔣欽因此得到重用。反而是與孫策羈絆很深的大將太史慈,從此並未得到重用,《三國演義》中太史慈死於合肥之戰,實際上他在赤壁之戰前就死了,還道「大丈夫提三尺劍,當立不世之功,奈何死乎」?

孫權能即位,完全是孫策的決定,但為何後來孫權不知恩圖報?

對孫策的處理體現出了孫權性格中冰冷的一面,而且孫權還擔心一個問題,自己畢竟是兄終弟及,那麼孫策的兒子長大了之後,萬一向自己奪權怎麼辦?因為種種顧慮,孫紹也沒能得到重用,史料中僅記載他在孫權稱帝後,被封為吳侯,又改封上虞侯,此後便毫無記載,可見孫權根本不敢重用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徐趣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科舉制趣事橫生,其中一人的作弊手段讓我等望塵莫及
假如沒有清軍入關,李自成能否順利取代明王朝?答案是不可能的!

TAG:老徐趣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