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尋山到山寺,得意卻忘山。

岩樹坐來靜,壁蘿春自閑。

樓台星鬥上,鐘磬翠微間。

頓息塵寰思,青溪踏月還。

——王守仁

立德,立功,立言,是王陽明一生所努力追求的人生理想——即人生「三不朽」境界,那麼他的理想最後實現了嗎?在這個理想實現的過程中,他都經歷了些什麼呢?王陽明作為一個哲學家,為什麼能夠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儒家四大聖人?他創立的陽明心學是什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追捧?今天咱們就通過《王陽明大轉》這本書來詳細了解下這位心學大師的心路歷程。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創立心學

王陽明的本名叫王守仁,1472年出生在浙江紹興府的餘姚縣,也就是現在的寧波市餘姚縣。他出生時正是明朝的成化年間,他去世那年是1529年,是明朝的嘉靖年間,也就是說他經歷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個皇帝,總共活了57歲。

在這57年的歲月里,他最主要的功績就是創立了影響至今的心學智慧。以至於被後世的很多偉大人物都視為圭臬,據說蔣介石在讀完王陽明的著作後,稱讚此書乃真正的流傳百世之書,並一直存放於自己的案頭。

2,思想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王陽明18歲以前,屬於他的立志期。從出生到18歲,王陽明的興趣超級廣泛,直到18歲時受高人點撥,才立下雄心壯志,要成為孔子那樣的聖人。說起來王陽明算是一個高幹子弟,父親中過狀元,18歲時王陽明受到儒學大家婁諒的啟發,立志成為孔子一樣的聖人。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第二個階段,是王陽明18歲到37歲間的經歷,屬於求索期。這個階段,王陽明在儒家、道家、佛學、文章、兵法之間搖擺不定,直到他被發配雲南偏遠地區,才在困苦磨難中終於悟出「心即理」這個道理,算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第三個階段,是他37歲到50歲之間的經歷,是王陽明思想的成熟期。這中間,他平定了「寧王之亂」,可以說拯救了整個明朝,卻不想反而遭遇小人陷害和官場危機。也正是這段充滿磨難的時間裡,王陽明通過不斷的內心拷問和現實考驗,逐步得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學方法論和「致良知」這一心學終極價值觀。這標誌著心學體系已經逐步走向成熟。

第四個階段,是王陽明從50歲到57歲去世為止,這屬於他晚年了。王陽明一方面致力於傳播心學,一方面致力於幫助國家平定叛亂。在軍務繁忙中,他肺病的老毛病又犯了,最終在回老家的路上去世。

3,王陽明大事記

王陽明的一生波瀾壯闊,在他專心致志於倡導儒學之前,走了不少的彎路。通過以下他一生的大事記就能大概看出:

1)新婚之日離家出走

公元1489年,十八歲的王陽明與江西省布政司參議諸養和之女成婚。新婚之夜,他遇到一位道士,就跟著他走了,直到晚上也沒回來。

2)「格竹」七天七夜,最終失敗

父親就職的官署中有許多竹子,王陽明看到朱熹的著作中有「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一句,便和錢氏一起按照朱熹的「格物」說,來格竹子了。格了七天七夜後,終以失敗而結束。

3)狀元公之子名落孫山

公元1493年,二十二歲的王陽明參加會試。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狀元公的兒子,已經在京城小有名氣的青年才俊竟然中了下第。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4)鑽研《孫子兵法》

會試落第之後,王陽明回到家鄉餘姚,結詩社於龍泉山寺,整日吟詩聯句、切磋書法、下棋對弈,一副名士派的生活。後來遇到一件事,讓他再也不想做那種粉飾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無策的迂腐軟弱的儒生。於是,他開始苦讀兵書,用心鑽研古代軍事著作。而《孫子兵法》是他讀得最多的,幾乎可以熟記於心。

5)欲逃脫塵世,隱遁山林,終不可得。

1498年,二十七歲的王陽明心中又燃起了修習聖學的志向。當時,他遍尋天下適合自己的良師益友,卻一無所得,於是心中充滿惶惑。

期間,王陽明經常在餘姚遊山玩水,偶爾聽到道士的養生之道,遂萌發了逃脫塵世、隱遁山林的想法。但因為各種原因終沒能如願。

4,王陽明的生死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年譜》載:嘉靖七年十月,王陽明病歸,至南安時,門人周積侍見。王陽明說:「吾去矣!」周積哭著問:「何遺言?」王陽明略帶微笑對周積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說完,瞑目而逝。

王陽明一生經歷了多次死亡考驗,到臨終終於悟得了死亡之真諦。在《傳習錄》中,王陽明曾表達出這樣一種生死觀:只為世上人都把生命看得太重,不問當死不當死,定要宛轉委曲保全,以此把理和良知都丟失了。忍心害理,何者不為?若違了天理,便與禽獸無異。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過做了個千百年的禽獸而已,這樣的生命生活不過也罷。也就是說,不當死,固然不應輕易去死,所以要提倡珍惜生命。但是,當死而不去死,勢必違害了天理,違背了自然,性同禽獸。而比干、屈原、文天祥等人看到了死亡的價值,所以也就不安於苟活了。

在王陽明看來,人的生死不僅要服從於氣節的保全,更要服從於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說「生死命道,有生之所不能免也」,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死去,而在於要死得其所,死得有價值。為國而死,為義而死,是死得其所,死得有價值;而若為己而死,為私而死,為毫無意義的東西而死,死便毫無價值。王陽明在《祭永順寶靖士兵文》說:「人孰無死,豈必窮鄉絕城能死人乎?今人不出戶庭,或飲食傷多,或逸欲過節,醫治不痊,亦死矣今爾等之死,乃因驅馳國事,捍患禦侮而死,蓋得其死所矣。」

王陽明一生主張為義死,雖死猶存,久而益輝;為私利而生,雖生猶死,同於塵埃沙泥,不足為道。他恪守的這種生死觀,正是司馬遷所概括並為歷代儒者所信奉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儒家經典生死觀。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王陽明大轉》精華節選——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文本解讀:這段話的意思看似非常淺顯易懂,卻深刻地說明了知行的關係。知與行不是單獨存在的,如果只是顧著做,而不去反思檢視,那就是妄行。反過來,如果只是懸空去思索,而不去行動實踐,那就是空想。短短的幾句,充分說明了知和行之間的辯證關係。

「木晦於根,春容曄敷;人晦於身,神明內腴」。

文本解讀:王陽明想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越內斂謹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內心也就越強大。正如我們每個人,可能在年輕的時候萬事浮於表面,喜歡爭強好勝,喜歡好大喜功,喜歡過度表現,沒有扎紮實實做好自己,結果荒廢了青春,浪費了時間,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

《王陽明大傳》都講了些什麼?看完這篇絕對不讓你後悔

《王陽明大轉》第九章中的修行觀

王陽明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通過他的四句教我們可以用心體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與行的認知上,他認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發動處,便是行,因此我們要去除心中的不善之念,達到心靈的純凈完美。沒有了妄念,邪念,貪念,我們的心靈就會一片光明,人的良知也就自然彰顯。此時,修行也就自然完成了。

結語:

不少人贊同說,王守仁的才能應在諸葛亮之上,但遺憾的是,王守仁生不逢時,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因此也就干不出諸葛亮那樣的豐功偉業。幸虧他還能做學問,成為中國思想史上泰斗級的人物。如此這般的命運作弄,雖然可能使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卻多了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哲學家,多了一個「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的不朽聖人。不然,若僅以官場的成敗來衡量他,恐怕只能在悲劇人物譜中多加一個了無名姓的名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