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小公主才需要王子來拯救,女王的世界只能自己創造

小公主才需要王子來拯救,女王的世界只能自己創造

《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最終季終於開播了,從2011年首播開始,這部HBO的奇幻大劇以精良的製作、複雜詭譎的權謀鬥爭、出乎意料的劇情牢牢圈住十數億粉絲。

在開播前「打死也不透露劇情」的HBO搞得全球媒體挖空心思猜來猜去,第八季的預告片被逐幀分析,各路神仙指點,數據匯總,到底誰能登上鐵王座?

「龍母」 Daenerys Targaryen 和「囧雪諾」呼聲最高。可是,按照HBO的一貫神操作,人類團滅也是大有可能。

講真的,最終誰坐上鐵王座,不到最後一分鐘,你也不會知道的(攤手)。

在最新公開的劇照中,參與最終角逐的幾大勢力齊整整一字排開,女性角色格外搶眼:龍母、瑟後以及史塔克姐妹,在海報中分庭抗禮,各自驕傲。

真是讓人唏噓~從2011年第一季播出到2019年最終季,8年過去了,滿腦子粉紅泡泡的貴族少女Sansa從「三傻」進化成腹黑權謀家;最招人恨的瑟後(Cersei Lannister)變成了君臨的鐵腕女皇;美麗柔弱的流亡公主Daenerys浴火重生(不止一次),馭龍翱翔,成為鐵王座強有力的競爭者;

滑動查看更多角色海報

在播出7季之後,《權游》單集製作成本突破了1500萬美元(大概是1億人民幣那麼多吧)。《權游》里精彩角色眾多,數不勝數。然而天下大勢逐漸集中到兩位女性角色手中,原著作家George R.R.Martin也曾說過自己骨子裡是個女權主義者,這部神劇就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

以神話故事和中世紀為時代背景的奇幻大戲自然少不了王子與公主。小女孩的夢,GOT的公主們也都有過。Sansa幻想嫁給王子,Cersei從小就想成為王后,Daenerys Targaryen是真龍後裔,她的夢想沒明著說,但肯定渴望過愛情以及復國。

後來呢?後來,故事才沒有完美的結局。公主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然後才變成了真正的女王。

在諸多女性角色中,「龍母」是最受關注的一個。這個角色的設定有強烈的神話色彩,同時她又擁有種種人性的弱點,這讓她既備受歡迎,又遭受批判。戲外的Emilia Clarke的人生也同樣令人深思。

龍母:愛過,死過,活著。

2011年,《權力的遊戲》第一季播出,流亡公主Daenerys在宮廷政變中與哥哥Viserys一起被偷運出君臨,等待復國的機會。初露面的Daenerys正是童話里公主該有的樣子,一頭銀色的長髮,身著貴重的絲綢長裙:真正的真龍血脈,非常美麗,也非常脆弱。

恰如宮斗劇的俗套,美麗的女人總是被用做交換權力的工具。很快,Daenerys就被親哥哥賣給了馬王Khal Drogo,以換取馬王的軍隊。Daenerys不到1米6,馬王Drogo(啊,也是海王)身高1米93,劇中的公主內心該多崩潰啊~她好不容易學了馬族的語言,逐漸適合了新生活,與丈夫也真心實意地相愛了。好日子沒幾天,Drogo就因為傷口感染而一命嗚呼。至此,家破族滅、兄卒夫亡、流產失子,崩潰100回也是正常反應。傷心欲絕的Daenerys決意踏入火堆殉葬,晨曦破曉,大火焚盡之時,一切化為灰燼,但是她沒死,帶著3條小龍浴火重生了。

在第一季里,Daenerys完成了從小公主到「龍母」的轉變,她的高貴血統與美貌不能給她想要的生活,她的哥哥和男人也無從依靠。一個跌落谷底的落魄公主在火中死去,重生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女人。她未來的征程不光有星辰與大海,還有無盡的權謀、顛覆與戰爭。

領著Drogo留下的部落,Daenerys從第二季到第四季開始,不斷地攻城掠地、擴大武力,和最初柔弱小公主的形象不同,Daenerys變得越來越像是一個激進的革命者,什麼意思呢?她幹了一件顛覆社會制度的事兒,以武力手段廢除了Slaver』s bay的奴隸制度,處死了大量奴隸主。從第二季到第六季,隨著龍母勢力的擴大,她也遭受了越來越多的爭議,激發了多次刺殺,直到小惡魔Tyrion Lannister加入她的智囊團,龍母才真正變成一個政治家,一個Game Player。

隨著劇情推進,很多人變得非常不喜歡這個角色,指責她以正義之名行不正義之事,叫她「聖母」。指責她以性技操縱馬王以掌握權力,在Slaver』sBay與奴隸主的周旋中出爾反爾,在面對愛慕她的Ser Jorah Mormont以及Daario Naharis時,她顯得更加冷酷無情。男權主義者唾棄她,而女權主義者則指責她不是真正的女權,只是模仿男性、被編劇男性化的偽女權式的角色。

將《權游》這樣一部氣勢磅礴的劇集與普通宮斗劇比較當然沒什麼意思,但讓我們試著想一下相同處境中的女性角色,國產宮斗劇(或者政治劇)中的女性即便爬到權力巔峰,也永遠是要依附一個男性的角色,鬥爭集中在宮廷帷帳之後,痛苦與幸福都寄托在男性、孩子的身上,Sad。

「龍母」的角色設定最有趣的部分是,她有非常超現實的神性的一面,也有現實的人性的一面,她在正義、權力、人性之間被拉扯,她的決策決定了社會制度的格局。在最初的激進革命之後,小惡魔的輔佐給予她更多政治上縱橫捭闔的智慧。第五季中,她決定與奴隸主Hizdahr zo Loraq聯姻,以換取Meereen的穩定與和平(一個老練的政治手段)。而在愛情關係中,變成龍母之後的Daenerys再也不是那個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的小姑娘,她冷靜而智慧,基本掌握著主動權。

「龍母」不是一個單一的角色,她的迷人之處正在於她是如此複雜,進化得如此迅速而難以預測。她是一個現代性的人物,我們能看穿「甄嬛」和「如懿」們的結局,而無法猜到「龍母」的最終走向,不是嗎?

男人們不喜愛「龍母」,可以理解。女人們不喜歡「龍母」,也可以理解。因為這是我們卑微的人性所決定的,我們恐懼強大,害怕自由;我們也恐懼智慧,害怕打破規則。

反對傳統童話與血統論的觀眾,強烈地希望「龍母」在最後一季大戰中死去,以避免這部偉大的劇集走向庸俗。但反過來,如果龍母真的死去,就真的不庸俗了嗎?

浴火重生的Daenerys,她的世界,只有她自己說了算啊。

Emilia Clarke

我腦子裡有兩顆「定時炸彈」

最近,扮演「龍母」的英國女演員Emilia Clarke在《紐約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人們第一次知道,在她拍攝《權游》第一季的時候,被診斷出腦動脈瘤。

出現在公眾視野里的Emilia總是一副開開心心的樂天模樣,笑起來沒心沒肺,不顧女明星的形象。

很難想像帶著定時炸彈生活是什麼模樣。腦動脈瘤是極度危險的疾病,發病的人很大幾率會死亡,而Emilia發作了兩次。

第一次發病是在《權游》第一季拍攝結束後,她才24歲。手術結束後兩周,她連自己的全名都說不出來,這給她沉重的打擊。幸好,手術後遺症慢慢緩解了。第三季拍攝結束後,她又再次被推進手術室,這一次,醫生打開了她的頭蓋骨。手術給她留下了一個從頭頂一直到耳朵的傷疤。

兩次手術,她都在短暫的恢復期過後,就重返劇組工作。也從來沒向外界透露過自己的經歷。在《權游》最終季的前夕,Emilia才向世界講述了這個故事,她還成立了一個叫Same You的慈善機構,幫助經歷過腦損傷的人進行康復。

Emilia Clarke為The New Yorker拍攝的肖像,攝影師Carlota Guerrero

Emilia Clarke和「龍母」一樣,不管是在虛擬的奇幻大陸上,還是在真實的現實生活里,她們都充滿了非凡的勇氣和浴火重生的力量。

我們終於迎來《權力的遊戲》最後的結局,如果Daenerys Targaryen登上了鐵王座,那會是一個光輝的勝利;如果她死於與異鬼的大戰,又何嘗不是一種榮耀的結局?

撰文:M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OGUE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貴分手:為什麼她願意放棄百億財富?
長得漂亮就能成功?這位「人間芭比」比普通人苦多了

TAG:VOG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