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古人認為斷髮是一種蠻夷風俗,因此男女兼蓄髮。《左傳·哀公七年》有「吳人短髮紋身」的記載;《左傳·哀公十一年》有「吳發短」的記載;《史記·越世家》有「越人紋身斷髮」的記載。吳越當時被視為蠻地,「斷髮」即短髮,蠻地蠻人蓄短髮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後漢書·梁冀轉》記載梁冀妻子孫壽因爭風吃醋毆打梁冀的情婦友通期時寫道:「篡取通氣歸,截髮,刮面、笞掠之……」可見把頭髮截掉是對人的一種懲罰。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在古代,只有犯法的人,才會被剃去頭髮和鬍鬚。當時,剃去頭髮被稱為「髡刑」;剃去鬍鬚被稱為「耐刑」。相比而言,剃去頭髮要比剃去鬍鬚嚴重許多。唐代詩人顧況在《哀閩也》一詩中有「為髡為鉗,如視草木」句;清代屈大均在《早發大同作》中稱:「髡鉗昔日圖成事」。

《晉書·謝安傳》:「溫後詣安,值其理髮」,應該是對理髮最早的記載。古時的理髮主要是沐發與梳櫛,並非剃去頭髮。

直到漢代,才出現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里說明:「櫛,理髮器也。」 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那時,對理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鑷工」。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

古時男女梳櫛,都得用梳子和篦子。直到滿清入關以前,國人挽發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與及笄之禮,要束髮;對罪犯施髡刑、及僅去須鬢的刑罰,都需要專門的「櫛工」。由於各朝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

明亡後,清廷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們無奈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清初,理髮業空前發展。我國的第一個理髮店,是清順治年間在奉天府創建的。據傳,那時的剃頭匠都是皇封的,擁有特權。剃頭挑子有一個立桿,立桿上面有一根短短的橫杆,人說那就是掛頭顱的。不肯剃髮,就一刀把頭割了掛上去。也正因為如此,反叛的太平天國,特別痛恨剃頭匠,抓住就殺,不僅殺剃頭匠,連有剃刀的都殺。看見曾經歸順他們的人,轉臉又剃頭刮臉了,一定是大罪,不由分說就是一刀。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據傳,明未遺老雪庵和尚曾作一首五言剃頭詩諷刺清廷。該詩幽默,合格律,一韻到底,稱獨韻體。此詩抓住「剃頭」二字,極盡反覆變化、離合錯綜的本領,剃、頭二字八句八出,全系口語而有寓意。又極聰明,讓人抓不著辮子:「聞道頭堪剃,而今盡剃頭。有頭皆要剃,不剃不成頭。請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

十年動亂期間,作家夏衍在獄中改寫這首《剃頭詩》,以表示對「四人幫」的抗議:「聞道人須整,而今盡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還是我人。請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該詩末兩句常用來諷刺那些為惡的人,惡人更有惡人磨,你整人,總也會被人整的。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中國「」剃頭」風俗的由來

辛亥革命以後很多人剪掉辮子蓄短髮。五四運動以後,男子的辮子幾乎全部剪掉,代之以平頂式、圓頂式、分頭式;女子也除去髮髻,剪成短髮。

清朝,大街小巷裡有打辮子刮臉的;到了民國,剃頭的有剃頭挑子,大街上也開始有剃頭棚子。

剃頭匠,挑一副挑子。前邊是洗臉的黃銅盆和燒熱水的小爐子,後邊是供顧客坐的凳子和剃頭的一應家什。手裡還有件響器,邊走邊響。有顧客吆喝,就地停住,拉開架勢,燒水、盪刀、開工。

剃頭匠挑著挑子沿街賣藝,因而有歇後語「剃頭挑子一頭熱」。剃頭匠最典型的特徵是,手持巨形鑷子似的鐵制「鉦子」(俗稱「喚頭兒」,屬古軍樂器),用小鐵棍自里而外一撥,便發出「噌——嗡——」的宏亮悅耳響聲。老遠聽聲音就知道是他們來了。

後來的剃頭挑子又增加了掏耳朵和放睡等服務項目。所謂「放睡」,即在剃頭刮臉過程中,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犯困,剃頭匠就將客人攬到懷裡靠在腿上為其揉按,這一手在當時的剃頭業行當是人人具備的。

放睡堪稱剃頭匠的絕活,它其實是一套從頭到腰的推拿、按摩術。講究雙手並用,捏、掐、捶、攥一起施行。做得好,令人四體通泰 心神俱醉。據史料記載,清代北京的剃頭匠除掌握梳、編、剃、刮、剪、剔、染等基本技能外,還會捏、拿、捶、按、掏、接、活、舒、補等醫術。據說,民國時期,北京有些理髮館,還配有煙槍,理完髮,讓你也過足了癮,一舉兩得。

幾十年前剃頭,還有「捏紅鼻」之俗。尤其是剃光頭,剃頭匠一般都給捏紅鼻: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剃頭者的鼻樑,輕輕一揪,即捏出一個如硃砂點染的「紅鼻」,這是新剃頭的標誌。「紅鼻」少則一天,多則幾天消失。那時,還有「賀新頭」的陋習,是小孩子的惡作劇。看誰新剃了光頭,頑皮者冷不丁在「光頭」上用巴掌打一下,聽響。一個新頭一天下來,會留有不少手印子。新剃頭者人人自危,別人的巴掌,就是懸在「光頭強」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昔日剃頭,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找零。如果有人想剃頭了,要先換開零錢,剃完頭,錢遞給剃頭匠。一般不會給少,剃頭匠也從不當顧客面點錢。如果有顧客少給或者講價,會被人恥笑:你的頭就值這個錢?即使現在,如果理髮時講價,也是不可取不自愛的。

剃頭匠,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是個下九流的行當。從此業者,跟倡優與皂役一樣,是三代不能考科的。不過,干這種「下等」的買賣,只為活命,多餘的事兒,沒有多少人去想。不能考,也就不考了,又有哪個能考上呢?但有史以來,正是這些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的理髮師、剃頭匠,懷著謙卑的態度,憑著精湛的手藝,養家糊口的同時,為那些自認為高人一等的達官貴人和千千萬萬普通百姓服務。大千世界,百業有道,缺一不可,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也。

和所有行業一樣,剃頭匠也有自己的祖師爺。紀昀在《烏魯木齊雜記》中說:「剃工所奉神曰羅祖,每賽會,剃工皆赴祠前。」傳說雍正頭上長癩疤,很難剃,不少匠人被殺。一位羅姓道人不但剃好了雍正的頭髮,還治好了他的癩疤。雍正龍顏大悅,不但不再殺剃頭師傅,並敕封理髮師為「半副鑾駕,小執事」,並贈對聯:「做天下頭等事業,用世間頂上功夫」。這位道人姓羅名隱,每年陰曆七月十三是羅祖誕辰紀念日,剃頭行業是要舉行慶祝活動的。上世紀四十年代最大的一場慶祝活動是在中南海同仁堂舉辦的。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該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廷頒布剃髮令後。

正月剪頭死舅舅一說,屬於誤傳。不剪頭的真正含義是「思舊」,此舉從清初開始漸成風俗。當時,清廷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髮以表示「思舊」。為了避免公開與清廷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剃頭死舅舅」的遁詞,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剃頭挑子已經很少見了。到處都是髮廊。人們已經將剃頭、剪髮、理髮習慣於叫美髮,即是招攬生意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進步。

長子縣出剃頭匠,山西盡人皆知。就像平遙出蹬三輪的,靜樂縣出要飯的,都是當地人出來混事的看家本領。

長子這個地方出過大人物,堯帝的長子丹朱就是此地人,長子縣因此得名。堯因丹朱不肖,沒把天下授予丹朱,而授給了舜。此事《史記》有記載。當代知名人物,前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也系長子縣人。他在位時辦了不少好事,在山西口碑不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