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作者 張健平

在丹道修鍊的許多優秀養生功法中,都極其重視臍部的鍛煉與運用。如在八段錦中有「想火燒臍輪」,延年九轉法有繞摩臍腹功等。密宗氣功則視臍部為密宗修持中最重要的七大脈輪之一,稱為臍輪(亦稱聖居輪),配有相應的修鍊方法。為什麼養生家們都重視臍部鍛煉呢?我們知道,臍為臍帶脫落處結疤後的陷窩,為先天精氣出入之道路。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祖國醫學認為:臍部有培元固本、回陽救逆、理氣和腸、補益脾胃之功用。從臍在人體的位置來看,它為上、下腹部的分界點,自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故臍為通達正機、培補人體之正氣、調節臟腑之陰陽、補虛而瀉實及保健益壽的要穴。道家稱臍為「天地之根」,視為水火相交之地,認為精氣生於腎而以臍為蒂,有稱:「頂為性根,臍為命蒂」,指出了人的根本在臍。人體的氤氳開合,生化制約的作用全賴臍處產生,要性命雙修,命蒂肚臍不可不修。

修鍊中最重要的意守竅位稱為「丹田」。歷來練功者對下丹田說法各異,但多數認為下丹田在臍部或臍下。《金丹大要》中指出:下丹田「是神氣歸藏之府,方圓四寸」。可見下丹田並不是指某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這在眾多人的練功實踐中也得到證實。因此意守部位只要在此範圍內,不論稍上稍下,都可收到同樣的效果。按下丹田方圓四寸之說,臍為下丹田範圍內稍上部分,故功法不同時,以臍為丹田和以臍下一寸三分為丹田,意守之有同樣效果。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通過對人體氣功生理的研究和練功實踐表明:男性與女性在氣功修鍊具體方法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入門功法一般並不相同。從生理特點講,男性之氣血下注而化為精,故入門講煉精化氣,通常以意守低部位下丹田來入手修鍊。女性的氣血下行而化為血,為適應其生理特點,練功中意守部位要高些為佳,一般入手修鍊處為中丹田,謂之「斬赤龍」。女丹功法中,女性能意守的最低竅位就是臍。作為養生,選擇臍部為練功入手之處,則不論男性或女性皆順應了其生理特徵,氣血都能得到調理,五臟六腑得以潤澤。因此,意守臍部,實為效益顯著的養生方便法門。明代氣功著作《性命圭旨》,在其第二集中講述了凝神於臍的養生功效:「久之,元氣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肢康健,顏色如桃,去仙不遠矣。」

用臍養生的方法很多,下面略舉幾例供參考和選用。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此為明代《修齡要旨》所載的長生十六字訣,養生家稱之為十六錠金。其功法方便易行,不論行走坐卧,皆可隨意練習。具體方法是:口中先鼓漱3、5次,舌攪上下齶,使滿口生津,隨之咽下,要汩然有聲。用鼻吸清氣一口,用意念送到臍下一寸三分丹田(氣海)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隨後肛微提,輕輕如忍大便狀,用意力提起使氣歸臍,再經雙腎由夾脊提起,過後頂玉枕穴,透入泥丸頂內,謂之一呼。一吸一呼,稱為一息。如此可重複數息,要行即行,要止即止。久久行之,可卻病延年,百疾不生。咽時口中有唾液最好,無時也要汩然有聲。氣由下丹田輕輕提起,與臍相接而上,就起到「氣氣歸臍,壽與天齊」的良好功效。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性命圭旨亨集》中介紹了一種「法輪自轉功夫」:從臍(太極)開始用意引氣由內往外轉圈,圈由小到大(以不超出身體為限),方向由左向右向下,轉時默念「白虎隱於東方,青龍潛於酉位。」一句一圈,共36圈,然後由外向里轉,圈由大到小,最後又回到臍中央(復歸太極)。並在轉圈時默念「青龍潛於酉位,白虎隱於東方」,也是一句一圈,共36圈。這就是一個周天。練熟後不用意導,法輪也會自轉,並在轉時感到:「滃然如雲霧之四塞,颯然如風雨之暴至,恍然如晝夢之初覺,渙然如沉痾之脫體。」意氣舒暢至極。在無極門氣功之卧功系列中,八卦定丹修鍊法即是煉臍防病袪病、養生益壽、增智開慧的優良功法,且無偏差禁忌,而修法簡便至極,人人可行:在上床睡覺之時,意念注視肚臍,並觀想肚臍周圍有一先天八卦圖(想不出圖像無關係,僅想一下有像即可)。由是進入練功態。在睡眠中一切行動都無限制,均順其自然而行。早晨睡醒後起身前收功,使氣歸丹田即完成一次修鍊。

丹道修鍊袪疾也常用臍,如《保生秘要》中記載之止瀉法:先意念肚臍,或以兩手心覆於臍上,甚至將兩眼之神,藏之(內視)臍中。又如治癲癇法:念臍即散四肢如通關狀,次兩目再看臍中,念到熱時,即左旋右轉,由小而大,散於四肢27遍。

煉臍養生法是一種自我保健袪病益壽的重要方法,若能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功法,持之以恆,則成效如桴鼓。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十四種退熱法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