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低調做人很重要

低調做人很重要

與人相處,關鍵是要學會低調。歷覽古今,縱觀中外,最能保全自己、發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低調做人。大梵谷標處世者,其做人的基調都很低;大凡低調做人者,其處世的標準都相當高。越是低調做人者,往往越能成就大事;越是功成名就者,越是低調做人的典範。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是膚淺的行為。

在姿態上要低調

在低調中修鍊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時機未成熟時要挺住。要成就大業,就得分清輕重緩急,大小遠近,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從而實現理想,成就大事。毛羽不豐時,要懂得讓步。在「愚」中等待時機,大智若愚,不表明態度,然後靜待時機,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關鍵是心中要有對付對方的策略,常用「糊塗」來迷惑對方耳目,寧可有為而示無為。萬不可無為示有為,本來糊塗反裝聰明,這樣就會弄巧成拙。主動吃虧是風度。任何時候,情分不能踐踏。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又走到一起。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必想佔便宜,於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

在心態上要低調

功成名就更要保持平常心。高調做事是一種責任,一種氣魄,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一種執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細小的事、單調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體現自己的最好風格,並在做事中提高素質與能力。做人不要恃才傲物,當取得成績時,要感謝他人。如果看不起別人,那麼總有一天會獨吞苦果。

容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大度睿智的低調做人,有時比橫眉冷對的高高在上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對他人的小過以大度相待,實際上也是一種低調做人的態度,這種態度會使人沒齒難忘,終生感激。做人要圓融通達,不要鋒芒畢露。功成名就需要一種謙遜的態度,自覺地在名利場中做看客,開拓廣闊心境。知足者常樂。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人應該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最大的財富了。謙遜是終生受益的美德。一個懂得謙遜的人是一個真正懂得積蓄力量的人,謙遜能夠避免給別人造成太張揚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恰好能夠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與能力,最後達到成功。簡樸是低調做人的根本,在生活上簡樸些、低調些,不僅有助於自身的品德修鍊,而且也能贏得上下的交口稱譽。

在行為上要低調

深藏不露,是智謀。過分地張揚自己,就會經受更多的風吹雨打,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爛。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張揚賣弄,那麼不管多麼優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擊。時常有人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誇,喜歡被別人奉承,這些人遲早會吃虧。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是做人的根本。

做人不能太精明。低調做人,不耍小聰明,讓自己始終處於冷靜的狀態,在「低調」的心態支配下,兢兢業業,才能做成大事業。樂不可極,樂極生悲。在生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起承轉合過程中,人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起點不要太高。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老子認為「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梁者不得其死」。老子這種謀略思想,深刻體現了事物的內在運動規律,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成為廣泛流傳的哲理名言。低調做人,便可峰迴路轉:在待人處世中要低調,當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或者危險之時,不妨先退讓一步。這樣做,不但能避其鋒芒,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另闢蹊徑,重新佔據主動。

要想先做事,必須先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事。做人要低調謙虛,做事要高調有信心,事情做好了,低調做人水平就又上了一個台階。《道德經》說「功成身退,天之道」,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識時務的,知道何時保全自己,何時成就別人,以儒雅之風度來笑對人生。

聲明:本圖文來自「騰訊新國風」,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華佛緣網是自媒體公益平台,專註於紀錄片拍攝製作,傳播、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也歡迎各位大德居士踴躍實名供稿、供圖(備註:原著)。

地址:北京東城區安樂林路69號1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星雲大師:旅遊的意義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