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真跡書法:千年書法竟被這一家壟斷!這些書法家大都是親戚!

真跡書法:千年書法竟被這一家壟斷!這些書法家大都是親戚!

魏晉以來,隋以前,官方以「九品中正制」取士,門第觀念頗為濃厚,與門第觀念相關的是,世家大族對家學與師承都十分重視,尤其是在文學、藝術這類高雅的教育門類,世家大族更是長期壟斷。就「二王」書法而言,歷經南北朝及隋唐之動亂仍被有效的存續下來,除了歷代帝王的雅好文藝,家學與師承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歷史上這些「沾親帶故」

書法名家們是怎樣傳承筆法的。

王羲之變古法,裁成今體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臨沂人。從可靠的南朝文獻記載來看,王羲之書法早年受學於衛夫人(學者考證,衛夫人可能王羲之姨母),及至看到李斯、曹喜等人所書的秦漢碑版,乃盡棄前學「遂改本師」。其實未必盡棄前學,不過後期王羲之用工於秦漢碑版,增損古法,裁成今體倒是不爭的事實。

王羲之筆法傳少子王獻之

王羲之晚年變法創新之時,王獻之尚在少年,卻能敏銳地把握時尚潮流的脈搏,勸王羲之「大人宜改體」,應該「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可見王獻之熱衷於追求縱逸流媚的風格。事實上,王獻之確實變右軍書為今體,他對草書連綿書寫作出新的發展,對唐代張旭、懷素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智永繼承王氏家學

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他的書法繼承了王氏家學,並加以整理,使之法度規範、系統。智永書法溫潤圓勁,平和安穩,字形端莊平正,字內空間分布均勻,書寫熟練流暢。初唐李嗣真評其書「精熟過人,惜無奇態」。智永書風矯正了六朝狷側的風尚,開啟以「二王」為宗、楷法規整的唐代書法,是書法史上的一位關鍵人物。

智永傳虞世南筆法

《舊唐書·本傳》說虞世南師事智永和尚,得其筆法而後聲名大籍。虞世南書法溫潤含蓄,不尚奇巧,比較符合儒家傳統道德的審美觀念,加之唐太宗的器重,虞世南遂與歐陽詢齊名,更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等人同列初唐四家。

虞世南筆法再傳陸柬之

陸柬之是虞世南的外甥,書法師從舅氏,晚年改學「二王」,摻入魏晉行書筆法,有出藍之譽。現有傳為陸柬之的《文賦》行書墨跡存世,書風平正樸實。

張旭得陸氏家傳筆法

張旭,字伯高,吳郡人。開元初,與賀知章、包融、張若虛詩文並稱「吳中四士」。唐文宗李昂更是將張旭草書、李白詩歌與裴旻劍舞詔稱「三絕」。張旭書法師從堂舅陸彥遠(陸柬之子),取「二王」法,不過他在「二王」傳統草書的基礎上創造出筆勢連綿迴繞的狂草,開拓了草書的新形式。

張旭傳顏真卿筆法

顏真卿現有傳世文章《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就介紹了一系列張旭所傳筆法。宋人董逌《廣川書跋》認為:「魯公受法得盡於楷」。文字規範、法度健全是唐朝統一興盛的需要,顏真卿順應時勢,銳意求法立法,終有所成就,以楷法蓋世。

懷素為張旭再傳弟子

懷素初學歐陽詢,之後師從張旭弟子鄔彤,得張旭筆法,後又與顏真卿交遊,於顏真卿處又聞得張旭筆法,頗有所得。懷素繼承張旭筆法,發展狂草,歷代書論常將二人進行比較。張旭書肥,有骨有肉。懷素則減少用筆動作的變化幅度,因而線條瘦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跡 的精彩文章:

真跡感悟:吳冠中:「畫得像」不是藝術

TAG:真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