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人父母,不懂得暗示的力量,恐難將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為人父母,不懂得暗示的力量,恐難將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文 | 齊麗娟

暗示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就是間接讓被暗示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而暗示接受者則會對該命令出現盲從行為。暗示可以通過語言、動作、眼神等方式進行,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暗示,大多是通過語言直接暗示或者間接暗示。

暗示有積極效果,也有消極效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家長在與孩子對話中大多傳遞的是消極暗示,儘管家長並不是有意暗示,或者本意並非如此,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卻是一種打擊。那麼家長的哪些話,對於孩子是消極暗示呢?

一張飯桌上圍滿了人,今天是老人90大壽,一些遠方親戚都聚在一起賀壽。

桌子上不乏有三十歲的中年人,還有一些帶著孩子的寶媽。既然聚在一起,難免會嘮家常,而有孩子的家庭肯定往孩子身上扯,比如你家孩子多大了、在哪兒上學、學習怎麼樣,再到自己孩子幾歲了還在尿床、晚上一個人不敢去廁所、大男孩還玩兒洋娃娃等等,都成了大人們的談資。

大人們談起孩子有個特點,就是明貶暗捧,自己貶低孩子,然後別人捧孩子,這也成了大人社交心照不宣的一種方式。比如:

「我家孩子就是太笨,一套簡單的題都不會做。」

「那可不一定,這種孩子往往厚積薄發,到時候一準竄到第一名,哪兒像我家的孩子,別說做題了,基本的數字都認不全。」

「咦,你家孩子一看就機靈,就是不好好學,好好學成績肯定名列前茅,我家孩子那個樣子,再怎麼學也白搭。」

「你家孩子一看就穩重……」

「……」

你貶我捧,我貶你捧,幾個人就像說相聲一樣。儘管大人知道這是客套話,也能從中別人的吹捧中獲得精神上的成就感,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大人只顧著自己,卻忽略了孩子,沒有哪個孩子希望聽到自己父母說自己不好,明明別人都說自己好,就父母覺得自己不好,從而導致孩子消極,逆反心理也越來越重。這一切,都是父母消極暗示搞的怪。

父母在說這些話的時候,雖然本意並非如此,但這其實就是在暗示孩子不行。孩子本來需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的肯定和認同,本來就比較缺乏自信,需要父母的鼓勵重建信心,然而父母與別人的這番對話,不僅讓孩子感到傷及自尊,而且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不如別人。

家長總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給孩子樹榜樣,讓孩子去學習、去努力,殊不知這種做法無異於暗示孩子「你不如別人」,對於年齡稍大、好勝心強的孩子,可能會因此發奮圖強,然而絕大多數孩子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好勝心,家長的這種做法反而讓他們不敢求勝,反而讓他們不敢去嘗試新事物——害怕失敗。

再比如,當孩子與別人起爭執,並且被別人欺負的時候,本來孩子還想著下次一定要強硬點,不能再被欺負,可是家長一看到就說「別人比你更強壯,你身體不好,以後有事直接給老師說」,導致孩子潛意識覺得別人比自己厲害,從而出現膽怯的心理,縱使自己有辦法不被欺負,但因為這種暗示,導致孩子下意識覺得自己比別人弱,從而只能被動的打小報告。

除此之外,家長喜歡給孩子貼標籤也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有些孩子被家長稱為「乖孩子」,有些孩子被稱為「淘氣包」,有些孩子甚至被家長定義為「學渣」。

如果經過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標籤化的孩子極其容易出現標籤化的行為。比如本來一個淘氣的孩子,如果總是被家長說是「乖孩子」,那麼孩子就會真的變得越來越乖、越來越聽話,因為每個孩子都會下意識向父母所說的方向成長,反而迷失本性。被父母定義為「學渣」的孩子,就會出現厭學、不寫作業等情況,會表現得破罐子破摔,對父母的責罵更是習以為常。

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標籤化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不要覺得這只是很平常的問題,因為標籤化也蘊含暗示的成分,容易導致性格僵化。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給孩子傳遞正面的、積極的暗示,而不是消極的、負面的暗示,積極的暗示可以增長孩子自信,讓孩子充滿動力,比如在《摔跤吧爸爸》電影中的吉塔和巴比塔,兩人雖然在當地比賽中頻頻獲勝,但是當她們去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並不是最厲害的。就在兩人遲疑之際,她們的爸爸鼓勵她們,說她們是最棒的,而這種充滿積極暗示的鼓勵也很好地發揮了作用,之後兩人越戰越猛,成為當時最大的黑馬。

據心理學家發現,長大後表現叛逆的孩子,小時候往往受到過父母的打壓和否定,就是這種負面情緒一直影響著孩子。

孩子們總是希望能得到積極的響應,能被家長認可,縱使在自己表現差強人意的情況下,家長也能站在自己這邊,為自己加油打氣,而這種積極暗示能讓孩子更有動力。比如在《阿甘正傳》中,阿甘本是比別人智商低的低能兒,甚至連成長學校都進不了,可是阿甘的母親一遍一遍告訴阿甘「你是最棒的」、「你和別人沒有區別」,在阿甘想要放棄時鼓勵他,正是這種積極的暗示成就了阿甘,讓他成為美國傳奇式的人物。

家長們總是羨慕別人的孩子為什麼那麼優秀,那是因為優秀孩子的父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們不會故意貶低孩子,也不會只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因為他們能看到孩子閃光的一面——無論孩子做的多麼不好,他們都能讓孩子重拾自信,而這種積極暗示讓孩子不怕失敗,從而成為別人口中「優秀的孩子」。所以說,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羨慕別人家的父母,上行下效,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孩子走路早晚能看出智商高低?假的!看看專家怎麼說
胎寶也有自己的小性格,日常胎動告訴你基本性格特點,真的很准!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