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江已經是梁山首領,為何還要接受招安?毛主席:原因只有五個字

宋江已經是梁山首領,為何還要接受招安?毛主席:原因只有五個字

宋江,歷史上確實有這個人,只不過沒有《水滸傳》描寫的這樣有影響力。史書記載,從北宋宋神宗後期開始,梁山泊就有了盜匪活動跡象,比如《宋史·許幾傳》就記載,「梁山濼多盜,皆漁者窟穴也。幾籍十人為保,使晨出夕歸,否則以告,輒窮治無脫者。」

《宋史·任諒傳》也有記載,「梁山濼漁者習為盜,盪無名籍。諒伍其家,刻其舟,非是不得輒入。他縣地錯其間者,石為表。盜發則督吏名捕,莫敢不儘力,跡無所容。」這說明當時的梁山泊已經成為農民起義軍、盜匪等小股力量活躍地區。

不過,關於宋江的記載在《宋史》中寥寥無幾,《徽宗本紀》有這樣一句話,「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討之。」當然,《水滸傳》中很多關於宋江生平多為杜撰,但這些已經不重要。

關於宋江有一個問題經常被提及,就是宋江為何要接受招安?眾所周知,宋江接受招安後,被朝廷當作了一枚棋子,比如征討方臘,可謂「戰功赫赫」。有人就說了,晁蓋死後,宋江已經成為了梁山集團首領,他完全沒必要接受歸案,可以振臂高呼,成為一支重要起義軍力量。

對於宋江,毛主席有一針見血的評價。當年毛主席和北大中文系老師蘆荻(1975年毛主席患眼疾,工作人員就讓蘆荻為主席讀書)談到《水滸傳》這部書時,主席就有這樣的評價:

「《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摒晁蓋於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義,把晁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其中,「搞修正主義」這五個字最到位,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那句話「天生就是投降派」。

事實上,宋江本人就是封建社會「愚忠思想」的化身。晁蓋一死,宋江大權在握,立即就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單單一個「忠」字,就足以說明宋江並不願意做梁山集團的首領,更不願意與朝廷為敵。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寫道:因重陽節將近,宋江則大擺宴席與梁山好漢喝酒賞菊花。趁著酒勁,宋江竟然厚顏無恥地說道,「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這是試探,誰曾想武松直接跳出來,「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對宋江忠心不二的李逵更是狂暴起來,「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還一腳把桌子都踢碎了。

參考資料:《水滸傳》、《徽宗本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上世紀日本房價暴跌,無數人自殺,但日本悟出一個沿用至今的真理
此人長征時被一槍擊穿頭部奇蹟生還,關鍵時刻挽救紅軍,授銜大將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