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對抗不如當年?20年前季後賽對抗強度與今對比:差距一目了然

對抗不如當年?20年前季後賽對抗強度與今對比:差距一目了然

18-19賽季季後賽開打,意味著又到了檢驗一支球隊一個賽季磨合成果的時刻。在季後賽上取得榮譽是每支球隊、每一名球員奮力想去做的事情。自然而然比賽中對抗程度會高於常規賽。

有很多球迷質疑如今NBA的對抗程度遠遠不及20年前公牛三巨頭、猶他雙煞、活塞軍團那個年代,那到底如今季後賽的對抗程度是什麼級別呢?不妨我們對比一番。

1、拼搶

在比賽中一個搶斷、一個籃板,往往都會引起一次雙方球員的拼搶,特別是在季後賽上,一次球權的轉換往往就會對比賽結果造成直接影響。

在20多年前說起拼搶能力十足的人,所有人都會想起那個籃板痴漢羅德曼。羅德曼不僅擁有出色的籃板嗅覺,更是有一種拚命的態度。羅德曼只有2.01米的身高,卻霸佔了那個年代的籃板王稱號。當球出界時,羅德曼會不顧及任何後果地飛身出界救球。

而如今季後賽上的拼搶同樣十分激烈。在上個賽季東部騎士對戰步行者時,最後剩9秒步行者落後三分,騎士發球。而傑夫·格林這顆球一開始沒有抓牢,於是史蒂芬森趁虛而入一把抓住了球,二人為了這顆球扭打抱摔,在地上翻了兩圈,甚至引起衝突。

同樣在勇士與馬刺的系列賽中,一次默里抱球倒地後,竟然引來四名勇士球員的拼搶。

2、包夾

在20多年前聯盟每支球隊都會有當家球星。到了季後賽很多時候都是當家球星單打獨鬥,所以防住他很有必要。

那個年代最經常被包夾的是喬丹。喬丹哪怕只有一個簡單的突破,都會引來對方三個、四個甚至五個球員的包夾。

而那個年代的故意犯規簡直可以用「兇殘」形容,簡直是奔著人命去的。

如今在季後賽上常享受包夾待遇的是庫里。庫里的射程太過於恐怖,因此很多球隊在庫里剛過半場就要布置防守。2015年總決賽上騎士眾將包夾庫里,讓庫里幾乎接不到球,錯失FMVP。

而提及被故意犯規次數最多的球星便是詹姆斯了。詹姆斯的突破上籃和庫里的三分一樣穩定,然而老詹衝起來又很難包夾,於是只好故意犯規。這些年來對老詹的故意犯規一次比一次兇狠。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年騎士打凱爾特人時,一次老詹的快攻被莫里斯搭住肩膀,仍舊沒有拉下來,而且隨後飛撲過來的布朗也欲完成釘板大帽。結果老詹打成了2 1。

3、對抗

20年前的對抗不是說說而已。在99年季後賽首輪爵士與火箭G4中,馬龍曾經一肘將壯漢巴克利撞倒在地,經診斷肌肉撕裂。

而在2017年東部半決賽奇才對戰凱爾特人的比賽中,小托馬斯也被無意中肘擊,結果一顆門牙直接飛了出去,足以見得其對抗程度。

綜上所述,現如今的季後賽對抗強度並不比以前差多少。只能說每個時代的打法不一樣,防守模式也不同。20多年前偏向打陣地戰,所以節奏較緩,球員身體接觸更多,看起來對抗激烈;如今比賽節奏變快,很多球員的對抗都是在奔跑中完成,然則一點不遜色於20年前。

總之,還是希望今年的季後賽上所有球員都不要受傷,健康與安全最為重要!(鄭小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籃球過人技巧 的精彩文章:

NBA新秀不成文的規矩:皮蓬被惡漢扇巴掌,尼克楊的車被噴粉色

TAG:籃球過人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