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在好點的酒店吃飯時看到滿桌的山珍海味,會感嘆到皇帝吃的也不過如此,但你真的了解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嗎?

用一句話回答這個問題,皇帝的御膳就算在今天也是讓你高攀不起的。

舉例一道食材,叫鰣魚,這種是長江下游的特產,味道極為鮮美,但它出水就死,這也是張愛玲的人生三大恨之一:

一恨鰣魚多刺

二恨海棠無香

三恨紅樓夢未完

這裡排第一恨的就是鰣魚多刺,這也是張愛玲的一種糾結的心情,想吃但又多刺,下不了口又耐不住其味道鮮美。

在明清時的皇帝都在北京,可他們又都愛吃鰣魚,這怎麼解決?

鰣魚在明清時可是作為貢品待遇的,「船頭密網猶未下,官長已備驛馬送」,鰣魚被捕撈上來後,就放入冰塊中,這些冰塊是經過豬油潑過的,然後在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京城。陸路用馬,水路就用船。

到清朝後,進貢的速度和規模就更為的嚴格,南京地區設有專門的冰窖,每三十里設一站,白天掛上旗作為標誌,晚上掛燈直到天亮,作為送魚人的信號燈。送魚的人是不能停下馬在途中吃飯的,沿路的州縣官要在驛站旁邊等候,等送魚人的馬稍微減速,立馬送上蛋和酒混合的食物,然後繼續快馬加鞭前進,那些食物只能在馬背上吃喝,為的就是不耽誤時間,三千里的路程必須要在三日內到達,這樣才能保證魚肉最為鮮美。

這樣送魚的規模,等於動員了南京到北京的全部軍政力量,比最高級別的軍情的水準還要高,為的就是讓皇帝吃上這個美味的鰣魚。要知道,古代最高軍情是八百里加急,每天疾馳八百里,而送鰣魚每天路程要達到一千里。

所以放到現在,就等於是南京到北京這個區域的航班全停飛,就等著南京空運到北京。這樣的待遇就算是馬哥和王哥,離這個水準也得差十萬八千里吧。所以別說現在我們吃的菜就是皇帝的水準,人家吃的是排場,為吃一口菜可以動用全國的力量。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民間歷史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53度飛天茅台酒,五折大促,狂歡特惠購!搶購熱線:18586837713
中國為何「分久必合」終成大國?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