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權力的遊戲》即將大結局:科學預測誰能活到最後

《權力的遊戲》即將大結局:科學預測誰能活到最後

來源丨學術經緯(ID:Global_Academia)

8年了!HBO製作的美劇《權力的遊戲》終於在北美時間4月14日迎來最終季開播。維斯特洛大陸上又將上演哪些突如其來的死亡,令無數「權游」迷翹首以待(?)。

在苦盼最終季的一年多時間裡,有些粉絲以重刷前7季度日,例如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Reidar Lystad博士和Benjamin Brown博士。他們通過DVD對前7季中所有重要人物的死亡進行調研,分析出《權力的遊戲》中的最佳存活策略

這項只消耗時間、不消耗經費的正經研究在上一個凜冬將至時發表於開放獲取期刊《傷害流行病學》(Injury Epidemiology)。通訊作者Lystad博士說:「我們的發現對於追看這部劇的觀眾而言可能並不是什麼新聞,但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了幾個與生死存亡相關的因素,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推斷最終季中最後的倖存者是誰

現在,是時候檢驗科學的力量了!(編劇:呵呵。)

作為「傷害流行病學家」,作者的研究興趣包括創傷性腦損傷、運動損傷、格鬥運動等,具有採集數據開展大規模人群研究的經驗。因此不妨說他們是出於一種職業敏銳感注意到了「《權力的遊戲》中,人物死亡風險很高」。

兩位作者對《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到第七季共67集中的330個角色的生死進行了數據收集。他們記錄了角色們的社會人口數據,包括性別、社會狀態、職業種類、信仰和所屬陣營,以及生存時間和死亡場景,以檢驗人物的死亡率和生存率。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觀察數據的可靠性,研究人員還十分嚴謹地將他們的數據與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和「權力的遊戲維基」(Game of Thrones Wiki)資料庫進行了交叉對比。

《權利的遊戲》|HBO

研究結果顯示:

到第7季結束時,超過一半(56.4%)的角色——186個——已經死亡。

出場後一小時內就死亡的概率為14%左右。

角色的生存時間從11秒到57小時15分不等。存活時間的中位數為28小時48分鐘。

目前最常見的死因是暴力致死。受傷而死佔73.7%,其中包括13次砍頭

整個7季中只有2起自然死亡:伊蒙學士和史塔克家的老奶媽,皆因衰老而死。

其他死因還包括燒死(11.8%)或中毒(4.8%)。

大部分死亡事件都發生在維斯特洛(80.1%),最常見的死亡地點是家裡

《權力的遊戲》前7季的死亡原因 | 參考資料[2]

研究者在分析這些信息的基礎上,估計了生存概率,鑒定出死亡的預測指標,為最終季中誰能活到最後提供了可能很有幫助的推斷。其中,死亡風險明顯較高的幾大特徵有

男性(死亡率71.8%);

出生低微(不是領主、其夫人或子女);

沒有改換過效忠對象;

表現既不是特別搶眼也不是特別不起眼(從第一次出場到死亡,戲份不多不少)。

換句話說,如果一名角色具有出生高貴、曾改變陣營、要麼戲份很多要麼特別不顯眼、或是性別為女性這幾條特徵,就更容易在《權力的遊戲》中存活。

在調整各項因素後,統計數據表明,最佳存活策略是靈活叛變!比如「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就從蘭尼斯特家族叛變到了坦格利安家族。

《權利的遊戲》| HBO

出於身為科學家對社會的責任感,兩位作者在論文最後為《權力的遊戲》的世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穩定的民主政府結構,提供公共事務的彈性機構(例如學校和醫院),實施循證暴力預防政策,將大幅降低暴力死亡的風險——這也是看劇可以幫助我們反思當前社會的一個地方。

好了,現在聽了科學家的話,你賭誰是最終活下來的倖存者

參考資料

[1] Reidar P. Lystad and Benjamin T. Brown, (2018) 「Death is certain, the time is not」: mortality

[2] Mortality and survival in Game of Thrones: Who will live and who will die? Retrieved Mar. 27. 2019, from http://blogs.biomedcentral.com/on-society/2018/12/10/mortality-and-survival-in-game-of-thrones-who-will-live-and-who-will-die/

果殼

ID:Guokr42

果殼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嚇得我二維碼都歪了!

喜歡就點個「在看」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說好的「小強」,怎麼就被便便憋死了?
發射一枚「重型獵鷹」這樣的火箭,到底有多難?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