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為什麼有些輔助的大局觀和意識都很好,卻對打野一竅不通呢?

為什麼有些輔助的大局觀和意識都很好,卻對打野一竅不通呢?

兩個不同位置,遊戲思維和操作習慣完全不一樣,打法會存在不可復性。

輔助要求大局觀強,何為大局觀?

就是從目前的局勢里,判斷出敵軍接下來的動向。

說得更仔細,就是從「小地圖,裝備和英雄特性」里,猜測出敵方打野或者其他節奏點到底會在哪裡,然後報點給隊友,集合一起去埋伏。

不知道大家玩打野的時候,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的思維完全被敵方猜透了,

敵方張飛總是能在你想進草叢之前,出現在你的視野範圍內,看到你也不走,就一直原地晃悠兩圈,就差明確的告訴你。

「別藏了,你的位置我已經知道了,再不走,我可要叫人了」

遇到這種情況,打野真的很尷尬,有點被智商碾壓的感覺,因為敵方輔助總是能提前洞察自己的gank路線,讓自己根本打不開突破口。

這種感覺真的會讓人窒息且迷失自己。

當然,想一直保持良好的大局觀,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不能分心。

你不可以腦子想著敵方打野的動向,眼睛卻死死盯著中路線或者小野怪,然後情不自禁的去清掉。

最好辦法,就是時時刻刻埋伏在草叢裡,做一個隱藏的「偵察兵」和「下棋者」,靜靜的看著小地圖,去思考,去琢磨。

為什麼有些輔助的大局觀和意識都很好,卻對打野一竅不通呢?

也正因如此,每一名優秀的輔助玩家,或多或少都會養成兩個習慣,就是「厭倦兵線」和「過分專註」,而這兩個慣恰恰好又是打野不可以具備的習慣。

如果一名打野「厭倦兵線」了,那他肯定會比較難掌握節奏。

因為打野是前中期的主C,裝備和等級必須要過關,但野區的資源是有限的,對面也不會每次都傻傻的給你單抓的機會。

因此,在僵局的時候,打野想提升經濟,就必須要打「小兵」的主意,換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要去「蹭線」。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蹭線」是在完全的壓縮隊友的發育,要知道兩個人吃一波兵線,會各得80%的收益,做個加法,就是160%,絕對會比一個人單吃100%要強。

最重要的是,打野有經濟了,就有底氣去找別人麻煩了,gank成功率也會大大的提升。

只要能抓到人,塔就能到手,然後打開野區缺口,就可以開始跟著線上的隊友瓜分敵方的野區資源了。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雙贏的做法。

相反,如果一名打野「厭倦兵線」了,總是不好意思去蹭隊友兵線,就會導致自己的經濟越來越低。

特別是那些已經養成了經常看經濟面板的玩家,看到自己的經濟和等級總是比對面的打野低,就會潛意識不敢去gank,把握不住節奏的主動權。

最後的結果就是,己方沒節奏,對面三路開花,隊友瘋狂謾罵,打野越打越自閉。

當然,我這裡指的是那些拿了好處會去「幹活」的打野,而不是那些「蹭了線」就回去自己野區繼續刷的打野,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我包庇那些瘋狂「臟」隊友兵線的打野了。

再回過頭來說說「過分專註」這個問題。

這個理解起來就比較簡單了,前面也說到,大局觀好的輔助會經常靜下心來,去判斷整個局勢的走向。

所以,他們很需要專註,也很容易專註,然後全心全意的去思考去做一件事情。

那如果打野「過分專註」,會出現什麼現象?

首先,他可能會在一個草叢裡埋伏很久,導致錯過不少的gank機會。

同時,他還有可能會抓人抓得太頻繁了,導致野區資源一直沒有來得及拿,影響到自己的發育,又或者是刷得太猛了,忘記了gank。

這就是「過分專註」的結果,很難分心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為什麼有些輔助的大局觀和意識都很好,卻對打野一竅不通呢?

畢竟玩輔助的時候,更多是迎合隊友,只需要全心全意的思考如何把控視野和保護陣型就行了。

但打野不一樣啊,打野是主C,除了gank滾雪球,還需要保證自身的發育,不能一味想著團隊。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看到很多輔助玩家明明意識這麼好,但他們玩打野卻總是很撈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們想不到或者猜不到,而是真的太過專註了,一心只想著gank或者刷野,而忘記「干別的活」。

不像那些頂尖的打野玩家,能把「gank,發育,推塔和入侵」行雲流水的集合在一起,有一套自己固定的節奏體系,而輔助玩家更多的是針對敵人的動向去布局戰術。

這也是為什麼我開頭會說到,兩個位置遊戲思維和操作習慣從根本上就不一樣,所以他們的打法才會存在不可複製性。

因為輔助的「厭倦兵線」和「過分專註」是好習慣,但放在打野身上就成壞習慣了。

當然,操作難度肯定還佔一部分原因。

輔助英雄普遍都比較簡單易上手,而打野英雄難度相對會比較高,所以輔助去玩打野,確實未必能勝任。

但我覺得,這並不是根本原因,畢竟操作是可以培養的,但思維方式固定了就真的很難改了。

舉個例子,QGhappy大家都不陌生,以前的三冠王,但這個賽季的戰績並不理想。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QGhappy打法偏防守反擊,不適合現在的快攻前中期節奏,導致QGhappy常常前期就陷入被動局勢。

那為什麼QGhappy不改變風格?

因為他們的主c主打野位Hurt,本來就是一個偏保守的選手,當年QG三連冠的時候,Hurt是靠一手邊射打上巔峰的,他的邊射孫尚香和后羿幾乎無可挑剔。

不過也正是因為Hurt把射手玩到頂尖了,才會讓他的思維徹底定式了,打法一直偏刷偏發育,總是想著中後期打推進節奏,才會把握不好快節奏的團隊風格。

既然職業選手都會存在思維定式的問題,我想絕對大部分玩家也同樣避免不了吧。

也正因如此,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不是全能的,而感到不好意思,撈就撈了,不同位置真的沒有可比性。

只要你玩一個位置玩到頂尖了,依舊能享受到競技遊戲給你帶來的快樂,依舊會得到隊友及對手的尊重。

當然,如果你遇到瓶頸了,也可以嘗試其他位置,讓自己親身經歷一下其他位置的難處,這也會有助於提升自己,到時候再回過頭來玩自己擅長的位置,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