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甫的憂國憂民,但是對於家庭他是有虧欠的

杜甫的憂國憂民,但是對於家庭他是有虧欠的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大詩人杜甫的故事,杜甫這個人物對於大家來說想必都不陌生,杜甫的一生憂國憂民,他的詩也大部分都是圍繞戰亂和民生來寫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所以杜甫對家庭的虧欠是非常大的,在那個多災多難的年代,杜甫的孩子甚至被餓死。所以說他的一生謝給了國家,獻給了百姓,而自己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

杜甫有幾首長詩都是圍繞安史之亂來寫的,杜甫也經常向上層官僚以及皇上獻計獻策,這些都是對老百姓有利的。後來杜甫還不辭勞苦的去投奔皇帝,為了給皇帝出謀劃策。後來惹禍上身,被貶他鄉。

在貶謫的途中,他沿路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看到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他又寫下了許多關乎民生疾苦的詩歌。他有許多的詩歌被古今中外經典傳唱,所以他的詩歌成就是非常之大,而且流傳最為廣泛。

有一次杜甫被皇帝准許回家,不是因為皇帝同情杜甫,而是因為杜甫的意見太多了,皇帝討厭他留在身邊,所以讓他回家探親。這一次他寫下了一篇160多句的五言詩。是里描述了戰爭的疾苦和戰爭前後,也寫了他回到家裡,妻子兒女對他的熱情,可是自己卻羞於拿出一點錢財,為妻子兒女備過冬的棉衣。

雖然是這樣,杜甫也寫到寧願這樣在家裡受苦受累,和妻子兒女過貧窮的生活,也不願意再去參與戰爭的痛苦了。看到孩子們圍著自己轉的那種天倫之樂,杜甫忘記了路途的艱辛,詩里還寫到他在路上看到百姓流離失所、血流滿地的情景,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苦難,還有就是心靈上的摧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史 的精彩文章:

隋唐英雄:落幕銀槍,生來自帶主角光環的白袍小王爺羅成

TAG: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