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甫不僅是心懷天下的臣子,更是極度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大丈夫

杜甫不僅是心懷天下的臣子,更是極度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大丈夫

作為大唐臣子,杜甫深受家族精神特點,時時以天下為己任。讀罷杜甫的詩書,一位落魄卻滿身風骨的詩人彷彿穿越了歷史的塵埃,用沉痛的聲音疾呼著蒼生的哀與愁、憂與思。而作為一位丈夫,他的專情與長情卻鮮少被人提起。其實,在這位偉大詩人的一生中,對妻子有著綿長的情與痴。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此時杜甫二十三歲。他意氣風發,正值一生中的黃金時代。他第一次參加了科舉考試。遺憾的是,他未曾及第。洒脫自信的他並未哀傷沉淪,而是選擇用六年時間漫遊齊魯燕趙,在山水間開闊自己的心性。開元二十九年,二十九歲的杜甫與弘農縣司農少卿楊怡之女楊氏成婚於洛陽。十九歲的楊氏較杜甫小了十歲,是一位極聰慧靈秀的女子。婚後,他們夫妻二人感情融洽、琴瑟和鳴。婚後的三十年里,他們相濡以沫、進退與共。細水長流的情思成為貫穿他們一生的風景。

也許在今人看來,杜甫的一支筆寫盡了民眾的苦樂卻沒能為妻子立傳,這是多麼令人頓足的遺憾。後人無從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楊氏的生平、喜好、思想等等。但從杜甫流傳千古的詩中也不難看出他對妻子的深情。也許,隔著空間和時間的距離,那一份神秘是杜甫送給妻子最好的禮物。

他們經歷著生活的平淡與瑣碎,同樣經歷著生活的跌宕與起伏。夫妻在戰亂後有幸生還,劫後相見,互相對著擦拭眼淚,訴說著離散後的衷情。在戰亂中,杜甫也曾發出「何日干戈盡,飄飄愧老妻」的感嘆,他為不能給妻子安定的生活而感到愧疚。從詩中不難看出,杜甫不僅是心懷天下的臣子,更是極度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大丈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史 的精彩文章:

隋唐英雄:「一生之友」——單雄信與秦二爺的交情
深受唐玄宗寵愛的楊貴妃,為何最終沒有被立為皇后

TAG: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