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BMJ刊登30萬人研究,心理很受傷害者,心血管病風險明顯增加

BMJ刊登30萬人研究,心理很受傷害者,心血管病風險明顯增加

.

BMJ刊登30萬人研究,心理很受傷害者,心血管病風險明顯增加

人在一生中都會受到心理創傷或壓力性生活事件的影響。瑞典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這些事件引發的應激相關疾病與多種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對早期發病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年齡<50歲)的作用特別明顯。

研究者發現,在診斷應激相關疾病後的前6個月內心臟驟停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尤其高,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受到重大生活事件刺激的第一年內特別高。

研究人員使用瑞典人口和健康登記冊來探討臨床診斷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急性應激反應、調節障礙和其他應激反應在心血管疾病發展中的作用,校正了家庭背景、病史和潛在的精神疾病。

研究人員將1987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被診斷患有壓力相關疾病的136,637名「暴露隊列」與171,314名無壓力相關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暴露隊列進行了配對。

對於每一個暴露的受試者,從一般人群中隨機抽取10名未受壓力相關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影響的人。然後根據出生年份和性別對暴露和未暴露人群進行單獨匹配。

在長達27年的隨訪中,暴露且發生壓力相關疾病者、未受影響的暴露者以及匹配的未暴露個體中,任何心血管疾病的粗發病率分別為10.5、8.4和6.9/1000人-年。

重大生活事件或創傷引起的嚴重應激反應與幾種類型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在第一年,與未受影響的暴露者相比,患有應激相關疾病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64%。

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心力衰竭和主要血栓(栓塞和血栓)的風險最高。

而且,與遲發性(年齡≥50歲)心血管疾病(風險比為1.24)相比,壓力相關疾病與早發性(年齡<50歲)心血管疾病(風險比為1.40)的相關性更大。

但是那些在年輕時被診斷出患有應激障礙的人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者強調,我們需要意識到壓力相關疾病與隨後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強大」聯繫,特別是在診斷後的幾個月。

來源:

Huan Song, et al. Stress related disord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pulation based, sibling controlled cohort study. BMJ, 2019, Published 10 April 2019.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歡迎關注「阜外說心臟」微信公眾號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訂閱點擊: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阜外醫院何建國等:2018年肺血管病學有七大進展值得關注
美國學者稱,指南有專業傾向性和逐利性,可導致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