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耗盡半生修史,如今《清史》快要問世,24史將變成25史

他耗盡半生修史,如今《清史》快要問世,24史將變成25史

正所謂「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弄清楚「從哪裡來」,才能更好地明白「往哪裡去」。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二十四史」,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使24史變成25史的一位老人,他就是畢生求索為清史的戴逸。

戴逸,原名戴秉衡,1926年出生於江蘇常熟,後來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歷史系。自古以來,修史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易代修史是我國的一個傳統。民國時期,滿清的遺老遺少曾經編了《清史稿》,但這只是書稿,我們並沒有一部權威的《清史》。

1958年,時年僅32歲的戴逸出版了38萬字的《中國近代史稿》。1965年,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39歲的戴逸是最年輕的委員。1978年,清史研究所成立,戴逸擔任所長。他耗時7年編了《簡明清史》,這是建國後第一步系統論述清史的書籍。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從1958年至今,面對著浩如煙海的史料,戴逸埋頭治史,從壯年到老年,從黑髮到白首,他用一生修《清史》。《清史》的編纂規劃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3000多萬字的主體工程;一部分是幾十億字的文獻、檔案等。

如今《清史》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預計今年正式出版,中國的24史即將變成25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戴逸的一生是修史的一生,他這樣說道:「可說是寢於斯,食於斯,學於斯,行於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歸宿,精神之依託,生命之安宅。」

在全世界諸多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一個從古到今從未斷絕、至今仍在延續的文明,中華文明之所以貫穿幾千年從未斷絕,重要原因就是從古到今不曾斷絕的歷史,歷史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們要感謝司馬遷、班固、戴逸等千千萬萬個修史的人。

可么多麼(COMOTOMO)寬口徑硅膠奶嘴2滴(3-6個月)韓國原裝進口

¥6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蘇聯天才飛行員,一共擊落64駕敵機,斯大林命令他禁飛
希特勒為什麼要屠殺600萬猶太人?原來他們做過這樣的事

TAG:圖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