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種地挖出一黑陶杯子,專家花2元錢收走,如今成一級國寶
文史
04-16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出土熱潮,是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因為當時各地都在實施土改,所以許多文物別從地中挖了出來,而後成為了我國的國寶。
同樣在那個年代,也是文物販子們最活躍的年代,民間大量的文物出土,或者一些老人家中有一些傳下來的器物,都被重新發現,被文物販子販賣。
為了減少文物的損失,許多文物部門派出了考古專家們到鄉下收集文物,這不但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還得有敏銳的眼光,才能發現那些埋藏已久的文物。
1978年,在山東省的姚官莊,當地的老農正在山崗上平整自己的田地,從土裡面挖出了一個黑色的杯子,老農一眼就認出了這是個好東西,於是就偷偷把他帶回了家。
老農帶回家後,按奈不住自己炫耀的心裡,就常常拿出了給親朋好友去看,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穿越玄乎,最後傳到了當地的文物部門,文物部門派出專家來到了老農家裡。
看到考古專家的到來,老農知道藏不住了,就把從地里挖出來的黑陶杯子拿了出來,這個杯子形狀更像是一個嗩吶,高約22厘米,杯口直徑約有9厘米。
最讓專家感到驚奇的是,這個黑陶杯子表面的陶土,細膩如同瓷器製作一樣,專家認定這件文物絕對非同小可,最終在專家的勸說和法律的普及下,老農上交了這件文物,而專家們則給了老農2元錢表示嘉獎。
經過鑒定,這件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因為那時缺少必要的史料,專家也無法準確估算其價值,不過如今這件文物已經成為我們國家一級國寶,被收藏進了博物館中。


※專家推測:隨侯珠,太阿劍這些傳說中的至寶,可能埋在這個地方
※軍隊演習炸出古墓,專家從中挖出24億文物,墓主身份卻無人知道
TAG:老陳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