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金庸筆下最聰明的反派,武功配置比主角好,他卻因善良丟了命

他是金庸筆下最聰明的反派,武功配置比主角好,他卻因善良丟了命

金庸筆下十五部作品中塑造了不少武林高手的形象,不過由於故事劇情的需要,總是圍繞著「邪不勝正」的主題來描繪人物,如此一來便不難發現,絕大多數的絕世高手幾乎都是正派角色,那些反派縱然風光一時,最後的結局多半都是不得善終,他們的所作所為也由於他們的結局而顯得十分愚蠢,畢竟反派就該被打壓,話是這麼說沒錯,但金庸筆下還是有比較另類的反派的,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他堪稱金庸筆下最聰明反派,被金庸賦予了全書最強的一門武功,可惜最終卻因為善良而丟了命,這看似矛盾的介紹其實並不矛盾,了解他的故事便能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蕭峰劇照)

反派就一定是壞人嗎?其實這話咱們用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來概括最為合適,武林中人常常需要面對一些自己無法掌控的場面,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他身為契丹人,卻在漢土長大,起初他為了中原漢人殺了不少契丹人,後來又成了遼國南院大王,被中原武林排擠,最後還為了宋遼兩國和平犧牲自己,但事實上他屬於兩面不討好,漢人、契丹人皆視他為敵人,但他始終都是個正派,也就是說正派、反派不過是作者賦予他們的立場不同罷了,本文的主角也是如此。

(郭靖劇照)

此人即是登場於《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作為蒙古國師,與郭靖、楊過等中原高手站在了對立面,然而咱們覺得不能因此便將其視為惡人,事實上惡人與反派是有很大區別的,金輪法王與郭靖只能說是各為其主,原著中的金輪法王並不可惡,甚至多次在中原高手手上吃癟,不太風光,但他卻是金庸筆下最聰明的反派。

反派的聰明常常會被誤解為善於使用陰謀詭計,若是要如此來評判聰明與否,那金輪法王玩陰謀可就玩不過成昆了,金輪法王的聰明體現在他對武學的理解,以《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為例,他與金輪一樣,也是不太壞的反派,但他卻不那麼聰明,這人一心想包攬全天下的武功,最終卻落得個走火入魔散盡功力的結局,而金輪法王則對楊過道出習武之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原著道:「人各有志,那也勉強不來。楊兄弟,你的武功花樣甚多,不是我倚老賣老說一句,博採眾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駁而不純。」

(楊過劇照)

金輪法王說得很明白,習武這事並不在學得越多越厲害,而在於精,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將那龍象般若功練到第十層,而根據原著中的設定來看,這龍象般若功練到第十層已經是五絕級別了,若是練到第十三層其威力則不可想像,由此可見金老賜給金輪法王的這套武功是金庸全書其他武功無法相比的。

(金輪法王劇照)

不過有如此頭腦又有如此武功配置的金輪法王卻因為善良而死,在襄陽大戰時,他為了救自己的愛徒郭襄而犧牲了自己,可見此人從頭到尾都算不上是個惡人,只是因為立場不同而不得已與中原群雄作對,若他生在中原,只怕也會與楊過、郭靖成為好友,千言萬語也只能匯聚成「可惜」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蕭遠山等人偷師少林武功,掃地僧為何不管?金庸用7個字說出原因
倚天中有一隱藏高手,莫名其妙被寫失蹤,後期武功應在張無忌之上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