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隱性的戰鬥力:揭秘日本F-35A搜救行動背後的精銳部隊

隱性的戰鬥力:揭秘日本F-35A搜救行動背後的精銳部隊

4月9日,日本航空自衛隊第302中隊的一架F-35A戰鬥機墜毀,該機失聯後日本自衛隊、海上保安廳和駐日美軍立即開始了搜救。在執行搜救任務的機型中,U-125A搜救機這個對很多人來說十分陌生的機型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而該機所屬的部隊也非常特殊。雖然該部隊上鏡率不低、並堪稱自衛隊中的精銳、在世界範圍內的同類部隊中也屬一流,卻因為任務的特殊性很少受到關注。這支部隊,就是日本航空自衛隊航空救難團(日語漢字為「航空救難団」)。

日本航空自衛隊航空救難團的標誌,英文「Air Rescue Wing」即「航空救難團」的直譯

對於航空救難團這支十分特殊的部隊,國內的報道並不多。中國的軍事愛好者對該部隊的了解大多來自於2008年的電影《飛向天空——救援之翼》和2006年的動畫《復甦的天空——救援之翼》(這兩部作品的英文片名使用了雙關語,Rescue Wings既可以翻譯為「救援之翼」,也是航空救難團的直譯),不過航空救難團的起源遠比這兩部藝術作品要早得多。早在航空自衛隊草創之初的1958年3月,就首次設立了臨時救援中隊,隨後於當年10月正式編成為救援中隊(日語漢字為「救難隊」)。救援中隊的任務範圍涵蓋日本本土、近海和防空識別區內的各類搜救行動。1961年,救援中隊被擴編為航空救難群,隨後又於1971年擴編為航空救難團。1989年,航空救難團被劃歸新成立的航空支援集團指揮,2013年3月起又成為了航空總隊隸屬下的部隊。

目前,航空救難團隸共下轄10個救難隊,分別部署在航空自衛隊的千歲、秋田、松島、新瀉、小松、百里、濱松、蘆屋、新田原、那霸十個基地,基本與戰鬥機聯隊的部署基地保持同步以確保在出現事故時能及時進行救援;另有4個直升機運輸隊,分別部署在三澤、入間、春日、那霸四個基地,其中運輸總隊設在入間基地。此外,還在航空自衛隊小牧基地設有負責救援機修整的整備群本部,以及負責飛行人員和救援人員培訓的救難教育隊。航空救難團的每個救難隊內編有5架搜救機和救援機,包括3架UH-60J救難機和2架U-125A搜救機。一旦發生事故、需要進行救援,距離事發地點較近基地內的救難隊即能派遣救援機儘快進行施救。航空救難團的各救難隊原本按照被劃分為9個搜救任務區域,其中航空自衛隊負責指揮其中4個、海上自衛隊負責指揮其中5個,這在體制上造成一定的麻煩。2017年3月,原9個搜救區被整合為3個,任務區劃分與航空自衛隊的北、中、西和南西4個航空方面隊相同,並將搜救行動的指揮權劃歸航空方面隊司令官,這為執行搜救行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

航空救難團各救難隊和運輸隊的分布以及組織配置(日本防衛省網站供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執行救援任務的部隊,一款性能出色的搜救飛機必不可少。航空救難團使用的搜救機機型為U-125A,該機從1995年起進入航空救難團服役,以英國BAE公司的「霍克」-800公務機為平台改造而來,雖然體積較小但具有超過800千米/時的航速,能確保儘快抵達事發區域上空進行搜救。為滿足搜救任務的需要,U-125A裝備了APS-124LW對海監視雷達,該雷達可進行遠距、中距海上搜索,並能執行導航和快速掃描監視任務。2006年起,U-125A開始改裝AN/APS-134LW型雷達(日本自衛隊命名為APQ-2)。該雷達能進行高效率的導航、氣象探測,可在遠距離上對小型目標進行搜索,被包括P-3、S-3、「獵迷」R1等反潛巡邏機用於搜反潛作業,執行搜索任務自然不成問題。另外,U-125A機頭下方裝有可收放式光電轉塔,其內部安裝一具紅外成像器,可對搜救目標進行精準定位。在救援能力方面,U-125A雖然不能直接撤走需要進行救援的人員,但由於該機具有一定的空運能力,可在發現目標後為其投放充氣皮筏、食品、急救藥物和信號浮標等必要的救援物資,另外能夠使用染色劑標定目標所在海域、為後續救援提供方便。

航空救難團小松救難隊的U-125A。該機採用了海洋迷彩塗裝,其他救難隊也有採用灰白色塗裝的U-125A

由於固定翼搜救飛機無法直接撤走目標,航空救難團還使用UH-60J救援直升機。UH-60J雖然名為「通用直升機(UH)」,但在任務能力上與美國海岸警衛隊的HH-60「蒼鷹」更為接近。該機與目前自衛隊裝備的其他S-70「黑鷹」/「海鷹」系列直升機最顯著的不同在於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還可以使用外掛架掛載副油箱,因此可以長時間在搜救任務區域內逗留、確保在第一時間飛往目標上空施救。UH-60J裝有救援絞車,能釋放鋼索吊運和回收救援目標,機上還配有必要的救護設備。在無法直接直接撤走目標的情況下,也可投放救生物資。在執行救援任務時,UH-60J一般與U-125A同時起飛,由U-125A利用其航速快的優勢先期抵達事發區域上空、並對目標進行搜索,在發現目標後為其投放必要的救生物資、隨後在目標附近上空持續飛行為UH-60J提供引導,帶UH-60J飛抵並將目標從任務區域接走,並就近送醫治療後搜救行動結束。目前,航空救難團使用的UH-60J為2010年12月9日起服役的第二批次,此前1991年開始服役的第一批次UH-60J已經退役。

與U-125A不同,UH-60J統一採用海洋迷彩塗裝。注意該機機頭的受油管和兩側掛架上的副油箱。

航空救難團直升機運輸隊使用的直升機為CH-47J「支奴干」重型直升機,該型直升機採用雙引擎、雙旋翼縱列式結構,具有機艙容積大、載重能力強、用途範圍廣的優點。航空救難團直升機運輸隊使用的CH-47J型號為CH-47J(LR),LR即為「長距離(Long Range)」的縮寫。與其他型號的CH-47相比,CH-47J(LR)航程更遠,配有複雜天氣情況下飛行必備的氣象雷達,同時還增加了後起落架的姿態與液壓控制能力。在需要進行長距離、大規模轉運的情況下,直升機運輸隊的CH-47J(LR)可同時運輸多名需要救助的人員,另外也能運輸救援行動所需要的物資和設備。因此,雖然CH-47J(LR)並不直接參加搜救行動,但對於航空救難團來說該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CH-47J(LR)不直接參与救援行動,但該機強大的運輸能力在一些救援行動中必不可少

當然,只有性能優異的救援機還不夠,高素質的救援人員同樣相當重要。在這一方面,航空救難團對於救援人員的素質要求相當嚴格。航空救難團的主要任務是營救自衛隊失事飛機的機組人員,而由於自衛隊的飛機和直升機在訓練時往往飛行在海洋和山麓地帶空域,而發生事故時又經常會遭遇惡劣天氣,因此航空救難團要求各救難隊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全天候執行搜救行動的能力。為此,航空救難團對人員要求優中選優,救援人員需要從航空自衛官中選拔之後,經歷一年時間的學習,精通包括救護、護理、空降、垂降、潛水等科目的訓練後才能上崗。

而從實戰表現來看,航空救難團的表現也堪稱出色。以2019年2月20日對彈射逃生的蘆屋基地F-2B戰鬥機飛行員的救援為例,當日9時18分時失事戰機發出求救信號,僅12分鐘後第3救援區就下達了搜救指令,而從完成任務籌划到U-125A搜救機準備起飛也只用了大約十分鐘的時間。在當日風速較高的天氣條件下,U-125A搜救機上的搜救人員從接到任務到發現求救人員的救生艇、並投放染色劑只用了略超過半個小時,而其後UH-60J趕往該海域、並救走兩名飛行員也只用了半個小時,搜救行動僅用了不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可見,航空救難團的人員素質是相當過硬的。

航空救難團因素質出眾、救援能力強而在自衛隊內部被稱為「最後的堡壘」

除救援自衛隊人員外,航空救難團也參與民間人員的救援行動。航空自衛隊設立有負責收集航空事故信息和調配救援兵力的「中央救難調整所」,能在發生空難或飛行事故後統一調配各救援隊的救援力量。此外,海上自衛隊在橫田基地設立有聯絡員,可在接到來自海上的求救消息後通知航空救難團並進行協調。而如果國土交通省提出協助進行航空救援的請求,航空救難團也會立即採取行動。在山地警察和山地救援隊、以及海上保安廳提出因自身能力不足難以執行救援任務時,航空救難團也會採取行動,2011年「3·11」特大地震後,航空救難團參與了200多次空中消防作業,可見即便是平時航空救難團也是閑不下來的。

除此外,對於日本境內和附近海域內其他國家個人提出的救援請求,航空救難團也往往要做好準備。如2010年12月14日上午9時40分,巴拿馬籍貨輪「Young Spring」號在航行至千葉縣犬吠埼以東海域時,因船上一名船員右手三處骨折發出求救信號。日本海上保安廳接到救援請求後,原打算用直升機向該貨輪附近的巡視船補給燃料、然後讓巡視船前去救援,但由於當日風雨交加計劃失敗。隨後,海上保安廳於次日上午11點半向航空自衛隊提出協助救援的請求,12時許松島救援隊的UH-60J救援直升機起飛前去營救、隨後U-125A搜救機於13時起飛。14時許,UH-60J抵達貨輪上空並接走了需要救援的船員,隨後U-125A於15時30分許返回基地、UH-60J於16時許回到基地,並將傷者轉送到救護車上送往附近的醫院進行治療。

2015年9月茨城縣發生洪災期間,應當地政府請求,百里救難隊和濱松救難隊出動UH-60J對受困民眾進行了救援,三天時間內共轉移民眾141人。由於任務性質特殊,航空救難團大概是自衛隊在和平時期最繁忙的部隊

總體來說,日本航空自衛隊航空救難團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人員素質都是非常出色的,這在整體水平日益滑坡的自衛隊當中堪稱是一股「清流」。應該承認,航空救難團出色的業務水準,與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所導致的救援與救災條件不無關係,而航空救難團雖然不是作戰部隊,但其任務能力同樣值得提防——相對於以F-35A為代表的「顯性戰鬥力」,這種「隱性戰鬥力」往往更能夠決定任務的成敗。無論如何,航空救難團的行動能力是不容小覷的,這支特殊的精銳部隊相比於普通作戰部隊或許更應該加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圖 的精彩文章:

亞洲第一架墜毀的五代機:F-35與日本「八字不合」
對於航母,從地理位置看,印度的需求比俄羅斯要大

TAG:軍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