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名將棄皇位不願建國,退居二線當將軍,結果卻是給曹操做嫁衣

漢朝名將棄皇位不願建國,退居二線當將軍,結果卻是給曹操做嫁衣

在三國的將領中有一位是非常特別的,這個人就是皇莆嵩,為什麼說他是非常特別的呢?其實這點從董卓還在世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皇莆嵩的軍隊鎮守著我國如今的山東一帶,而且無論當時中原局勢多好,皇莆嵩都沒有出兵過。

首先我們先排除一個可能,那就是皇莆嵩是不是因為威望不足以擁兵自立。其實這種可能幾乎是沒有的,因為當時在軍中皇莆嵩的聲望非常高。皇莆嵩第一次積累聲望的機會就是黃巾起義,當時皇莆嵩雖說沒能親手誅殺張角,但卻打退了義軍,還誅殺了張良。

而且皇莆嵩一直以來的職責也非常的特別,那就是抵禦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所以皇莆嵩在軍中的地位其實非常高。再加上當時皇莆嵩所處的位置能夠稱得上是天高皇帝遠,皇權的掌控力非常低,皇莆嵩想要獨立的難度也就並不大。

但是皇莆嵩卻一直都沒有擁兵自立,直到董卓掌權之後。皇莆嵩和董卓的茅盾由來已久,當時因為進攻陳倉兩人出現了間隙,本身此時皇莆嵩是有機會斬草除根的,皇莆驪也是這麼勸他的。但是皇莆嵩卻高風亮節的放過了董卓,若非如此也不會有後來的董卓之亂。

皇莆嵩高風亮節不代表董卓也是如此,所以在董卓作亂之後便以皇帝的名義將皇莆嵩召進宮。這件事的意圖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但是皇莆嵩依舊拒絕了帶兵進京,改立新君的提議。而是孤身一人進京,若非眾人求情這一次皇莆嵩便死在了董卓的手中。

之後皇莆嵩才後知後覺,如今的朝廷已經不是皇帝的朝廷,而是董卓的朝廷。所以才擁兵自立。但卻不是為了造反,而是為了更好的鎮守北方游牧民族。若是不這樣做的話,如果董卓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大局,那麼皇莆嵩將會進入兩難的局面。

之所以這麼說的主要原因就是皇莆嵩的軍隊幾乎沒有加入中原爭霸,要知道當時東胡的戰鬥力是要比匈奴強的,所以皇莆嵩軍隊的戰鬥力也是比西涼兵要強。若是當時皇莆嵩真的南下的話,中原最後的歸屬到底是誰尚未可知。

而且若是當時皇莆嵩能夠在董卓召他的時候,帶兵進京輔佐皇帝的話,那麼後來也就不會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了。畢竟皇莆嵩可不會將天子趕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唐朝白袍少將三箭結束戰爭,一出手滅掉一國家,鄰國至今為他立廟
亞洲一小國,農業為主衣食無憂,一年中有大半日子是節假日

TAG:讀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