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台北州金瓜石礦(今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村)是台灣著名的銅與金、銀等共生的礦山。日本據台後,加緊了對該礦山的掠奪性開採。1923 年 由 日 資 佐 賀 關 制 煉所掌控金瓜石礦的金、銅礦石採購權,首先加大金礦開採量。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重點開採銅礦,作為支撐戰爭的重要軍事物資。圖為金瓜石礦外景。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台灣的沙金,主要產地在花蓮港廳立霧溪流域,由原住民承擔採集工作。此外基隆河八堵火車站附近的一段河流也有沙金,但在 1893年達到鼎盛之後,逐漸衰落。日本據台後,希望能振興沙金業,從台灣攫取更多的黃金,1920 年代開始調查台灣沙金情況。圖為 1927 年台灣總督府礦務課在花蓮港廳立霧溪一帶試掘沙金的情景。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圖 為 1927 年 台 灣 總 督府礦務課在花蓮港廳立霧溪一帶調查沙金的情景。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台灣油田分布廣泛,但具有開採價值的油田極少。苗栗郡出磺坑油礦是台灣最早開發、也是最初全島唯一的油田,位於新竹州下苗栗街東南方的後龍溪畔(今苗栗 縣 公 館 鄉 境 內), 約 於1860 年被發現。1904 年日資石油企業組建台灣石油試掘組合,開始鑽探該油田。後由日資南北石油株式會社接管 經 營。 圖 為 1920 年 出 磺坑油礦遠景。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1921 年, 日 資 合 並 南北石油會社,組建日本石油株式會社,負責經營出磺坑油 礦。1925 年 12 月 中 旬,第 36 號井出現空前大井噴,一日最多噴發石油 1200 石。1926 年 新 發 掘 的 油 井 也 都有豐厚的收穫,石油之外,還有天然氣。日本石油株式會社加大投資,當年產原油76830 石。 至 1927 年, 已建成 60 余口油井,產量達到最高峰,年產原油 120 余萬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圖為 1929 年出磺坑油礦的油井群。該礦出產比重 38度—40 度的優質原油。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1913 年, 日資石油株式會社在新竹州竹南郡造橋庄錦水(今苗栗縣造橋鄉錦水村)發現天然氣,於是開始建井採掘。1924 年 10 月,第五號井發生猛烈井噴,日產天然氣 3 億立方尺。後來第 八 號 井 在 1928 年 11 月 3日也發生同樣規模的大井噴。在天然氣的下層,有石油層,故錦水油田建設成以天然氣為主、天然氣和石油並重的油田。圖為錦水油田第八號井在 1928 年 11 月 3 日大井噴之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圖為 1930 年左右日本石油株式會社苗栗郡錦水油田煉油廠外景。該煉油廠可以生產揮髮油、燈油、發動機油、航空油等。

日本攫取台灣黃金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3卷《侵佔台灣五十年》, 洪小夏、殷占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繁忙的運輸支線,壯觀的「台糖王國」
日資控制下的台灣礦業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