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女人身體「上、中、下」三處變大,說明濕氣過重,你要抓緊祛濕了

女人身體「上、中、下」三處變大,說明濕氣過重,你要抓緊祛濕了

人體內的濕氣一般來源有兩種,一個是身體外部的濕氣。

比如天氣濕冷,這些冷濕空氣進入體內後,長期在人體內堆積,就會損傷

人的陽氣,造成腎虧乏力等癥狀,陽氣不足,久而久之,就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

還有一種是身體內部形成的濕氣。比如脾胃不好和消化能力弱的人,吃了太多的肉類食物,而又不能一時消化,肉類中的水分就會堆積在體內形成濕氣。

而對於濕氣重的女人,一般都有以下三種現象:

女人身體「上、中、下」三處變大,說明濕氣過重,你要抓緊祛濕了

上:舌頭胖大

如果體內有濕氣的話,舌頭也會表現的。

早上起床時,先別忙著洗漱,先看看舌頭。

濕氣重的人,舌頭會變得非常的龐大,舌苔較厚,呈白色或者黃色,舌頭的邊緣有鋸齒狀。

這是因為舌頭肥厚,被牙齒擠壓形成的,也說明身體里的濕氣非常嚴重。

中:腹部胖大

濕氣很容易使人體出現肚子大的現象,影響美觀的同時還對健康不利!

濕氣之所以能夠導致人體肚子變大,是因為濕氣過多無處散發,最終在人體小腹部位堆積,形成水腫,從而導致外觀上看起來肚子很大,其實這都是濕氣的原因。

因此很多人本身不胖,肚子卻很大,怎樣減肥都沒有效果,這就可能是濕氣導致的!

下:腿部胖大

濕氣重也會導致腿部較粗,並且腿部也會減肥困難。

腿部粗裝的原理與腹部胖大差不多,是因為濕氣逐漸下沉,從而使下肢的血液循環出現一定程度的阻礙,再加上新陳代謝緩慢,引起的下肢水腫。

6點祛濕方法,做得越多越好

1、喝祛濕茶

取婆婆丁、黃實、玉米須、薏苡仁、赤小豆、山楂、淡竹葉、馬齒莧等草藥植物。

製成婆婆丁黃實茶泡水,有利水滲濕的作用。

婆婆丁,可清熱解毒、去火消炎,促進濕氣的代謝。

玉米須,可利水消腫、平肝利膽,能幫助濕氣從尿液中排出,可去體內的濕熱之氣,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

薏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補肺清熱、可袪風寒,排濕毒等功效 。

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濕,避免濕氣的侵蝕,增加濕氣的代謝,減少體內毒素的堆積。

赤小豆,是我們常用的祛濕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腫,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山楂、黃實、淡竹葉,即有助於脾胃的功能,有可促進濕氣的代謝。

2、飲食祛濕

中醫認為脾胃主濕,所以,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

另外,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另外,適當吃蔥、姜、蒜這些調味料,也可以去除濕氣。

3、運動祛濕

運動,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健走,不僅可幫助祛濕,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更能防止人體過早進入老化的狀態。

慢跑,跑時儘可能大地擺動和舒展手臂,可均勻的調整呼吸,刺激淋巴,有助於祛濕排毒。

需要注意,運動到微微出汗即可,切莫大汗淋漓,否則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4、拔罐祛濕

拔火罐只能祛外濕,對內濕作用甚微。

拔火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及年紀大且患有心臟病者拔罐應慎重,拔罐後1-2天,才可以洗澡。

5、泡腳祛濕

泡腳可以促進人體腳部血液循環,達到改善腳部經絡,促進人體健康的目的。泡腳可以引導陽氣到足底、助眠強身,也有發汗排濕氣的作用。

睡前,8-10點鐘泡腳以38~45℃浸泡約20分鐘即可。在泡腳的時候,加點花椒、生薑、白醋、艾葉等「料」一起泡腳,祛濕養生效果更佳!

6、穴位祛濕

大椎穴

功效:大椎穴受濕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症如肩膀頸椎酸痛不適等。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位置:頸後正中,位於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取穴時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頭,雙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雙手大拇指同時用力來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發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堅持早起「三不」、睡前「三要」,少生病,更長壽!
44歲男子,腦出血離世,高血壓者,需嚴防併發症,切莫忽視!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