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想要海量信息?思考一下就能獲得

想要海量信息?思考一下就能獲得

浩瀚的知識之海,思考一下或許就能獲得。

在未來,或許你只需思考一個特定話題,就能與海量知識和人工智慧建立即時連接。通信技術、教育等我們熟知的領域都可能會因此而改變。《神經科學前沿》雜誌近日報道,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和分子製造研究所(IMM)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預測,由於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人腦/雲介面」(B/CI)的設想有望成為現實。B/CI可以使大腦細胞接入實時雲計算網路,獲取海量的知識。

B/CI概念最初是由未來學家、作家和發明家Ray Kurzweil提出的。他認為神經納米機器人可以用來連接人類大腦中的新皮質和雲系統中的「合成新皮質」——人腦中布滿皺紋的新皮質是大腦中最聰明、最具意識的部分。論文作者Robert Freitas Jr認為,神經納米機器人將對進出腦細胞的信號提供直接、實時的監控。他解釋說:「這些機器人可以為人體血管系統提供『導航』,跨越血腦屏障,並在腦細胞之間和腦細胞內部進行精確自定位。隨後,它們通過無線系統傳輸編碼信息至雲概念的超級計算機網路,並依據網路進行實時的腦狀態監測和數據提取。」

研究小組認為,位於雲端的皮層將使大腦「矩陣」式下載信息成為可能。論文作者Nuno Martins博士說:「由神經納米機器人介導的人類B/CI系統可以讓個人擁有及時訪問雲計算中所有人類知識的許可權,同時顯著提高人類的學習能力和智力。」B/CI技術或許還能讓科學家創造出「全球超級大腦」:通過將人類電腦和人工智慧網路連接起來,實現集體思維。Martins解釋說:「雖然功能還不是特別複雜,但一個實驗性質的人類『大腦網路』系統已經通過了初步測試。該系統可以通過雲計算使個體大腦之間進行思想驅動的信息交換。它通過採集、實施『發送者』的電信號和『接收者』的磁刺激實現合作任務。隨著神經納米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未來我們或能創造出『超級大腦』,以實時控制任意數量的人和機器的思維、思考能力。這種共同的認知有助於將文化多樣性群體團結為真正的全球化集體。」

據Martins等估算,現有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能夠處理B/CI所需的神經數據,並且超級計算機們還在不斷變得更快。B/CI系統的最終瓶頸可能是雲計算使用的超級計算機之間的神經數據傳輸。Martins認為,B/CI系統面臨的挑戰不僅有為數據傳輸尋找合適帶寬,還包括如何通過嵌入式微型系統與神經進行數據交換。Martins等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使用「磁電納米顆粒」來增強神經元和雲系統之間的通信。磁電納米顆粒的設想已經進行了小鼠實驗。通過將外部磁場和神經元電場結合起來,探測並局部放大此信號,研究人員就能夠改變神經元的電行為。反過來講,神經元和納米機器人產生的電信號通過磁電納米顆粒放大後,也能被外部探測設備檢測到。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解決的最大難題是,如何讓納米顆粒和納米機器人通過血液循環安全地進入人腦。

即便困難重重,Martins對「思想互聯網」的實現仍然持樂觀態度。他說:「將納米顆粒用於人類,需要對其生物分布和生物相容性進行詳細分析。隨著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思想互聯網』可能在世紀之交成為現實。」

科界原創

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貓 的精彩文章:

達芬奇雙手是否靈巧?這項研究證實了
「喜提」二胎,母乳卻不夠怎麼辦?寶媽悄悄看過來

TAG:科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