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河的難言之隱,為什麼黃河難以通航?

母親河的難言之隱,為什麼黃河難以通航?

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都擔負著內河運輸的重要作用。

不說遠的,就咱長江,僅幹流即可通航2838公里,相當於一大半啊,沿途給七個省造福。

然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就沒有這麼古道熱腸。

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都不能通航,只有在梁家磧—河曲、天橋—賀家畔、潼關—三門峽等小部分條件較好的河段可以勉強走船。

而且噸位均在300噸以下,長江可以是兩萬噸啊,你怎麼好意思啊黃河?

黃河為什麼難以通航呢?

主要原因是黃河流域幾乎全部位於秦嶺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在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缺乏降水和支流的補給,多年平均徑流量只有長江的1/20,水量本來就少,而且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導致隔三差五就要斷流,更別提通航了。

當然黃河不是從頭到尾都這麼虛弱,在佔總長度近2/3的上遊河段水量還是很洶湧的。

但是崎嶇的地形和巨大的落差,更適合修水電開發水能,只有在例如甘肅和寧夏等地較為平緩的河段,勉強可以看到傳統的羊皮筏小型船舶通行。

黃河中游幾條主要支流匯入,水量猛增,中國勇敢的勞動人民也確實利用這段黃河進行運輸,對山西、陝西和內蒙古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結果沒走多遠就遇到壺口瀑布,哎,真是一言難盡。。。

自從京包鐵路修通後,這條航道就迅速被人們拋棄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勢平緩的下游,突然開闊的河道迅速淤積的泥沙,使黃河成為著名的地上河。

地上河幾乎斷絕了支流補給的路,也斷絕了人類最後一點念想。

水量少河道寬河水淺,黃河就揮一揮衣袖奔向大海,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為了滿足更多學生黨們的需求,地理狗請了一個好基友,帝都名校(就是那個塞條子燒票子才能上的那個)教師大白為大家解答地理界的各種為什麼。

如果你們覺得還可以,請為大白點贊。

如果還有什麼想知道的,請給大白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胡旅遊 的精彩文章:

地球上的中立國及永久中立國

TAG:老胡旅遊 |